在动漫作为国内创意产业一支主流正恰逢发展大机遇的今天,中国的连环画却面临着从理念、内容、技术到营销的一个个瓶颈,他们如同一副连环套,套住了连环画的手脚。西方已将“连环画”和“漫画”视为一体 中国则对此过于细分。在国内,当年风靡全国的《连环画报》到现在为止,已经骤减百万份,对于很多80后、90后的读者而言,中国连环画的涵盖范围只限于传统的16开本“小人书”,内容都是围绕传统的教义文章、革命小说,“小图片搭配下方文字”的方式几乎成了国产连环画的固定模式。
回想1951年创刊的《连环画报》是中国目前仅存的连环画画刊,目前的销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128万份骤降到今年的1万份左右。在今年6月的上海美术大展上,穿越琳琅满目的日韩漫画新品,避开随处可见的国画、雕塑和油画作品,叶雄亲自将寥寥几幅的连环画展示在二楼夹层地带。对比应征画作创纪录的2000多件的总量,连环画的投稿数则显得极其惨淡。一直以来,在连环画、漫画界,中国学者却有个不成文的讨论话题:连、漫到底分家不?在西方早已将“连环画”和“漫画”视为一体,而中国对连环画家和漫画家过于细分的定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困扰了许多业内人士。在国外画界眼中,连环画的“中国式”瓶颈并不少,比如作品的原创性缺乏是致命的,以及“模仿风”目前太泛滥,导致传统画作的精华被忽视。同样的情况再看法国:金融危机不影响发行,而且增加了,据法国连环画评论协会(ACBD)的资料,从2008年初到10月末,法国共出版了1500种新的连环画,而销售量在10万册以上的为数不少。连环画需要变革,回到连环画的本源,在商业市场之下,究竟什么才是中国连环画的改良之路?
“国内的分级制度迟迟无法建立,这是中国连环画产业别于国外的一大劣势”,“国外按年龄段划分连环画的等级,从儿童、少年、青年、成人、老年人都有相应可供阅读的连环画书籍。“回到连环画的本源”是改革的关键,有意识地淡化过于强调说教的传统,追求现代普适价值来契合目前的新环境。只有让原本面向儿童消费市场的连环画重新进入成人主流视野,让连环画在产业中重拾娱乐性、艺术性和现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