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在线看

 找回密码
 注册

周恩来与连环画

[复制链接]
whitaker 发表于 2018-6-29 08: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恩来与连环画

——抗战时期把“小人书”作为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李兴濂

“小人书”是对装订成册连环画的通俗叫法。因为书很小,64 开,30页,图画中的人物也很小,人物形象又具漫画风格,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很接地气,所以人们亲切地称连环画册为“小人书”。

抗战时期的小人书

毛译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做斗争。”周恩来认真实践了毛泽东这一文艺方针,把连环画当作革命文艺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之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同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恩来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

        1938年夏天,日寇占领南京、徐州等地后,分水陆两路疯狂扑向武汉三镇,骄横气焰不可一世。此时武汉地区聚集着许多来自京、沪、平、津、鄂、豫等地的进步文艺工作者和爱国的热血青年,他们强烈希望以文艺作为揭露敌人和打击敌人的武器,为保卫大武汉和全中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时由周恩来直接领导的政治部第三厅,由郭沫若担任厅长。三厅集中了冯乃超、阳翰笙、胡愈之、何成湘、潘念之、田汉、洪深、冼星海、徐悲鸿、张曙等著名的文艺进步人士,人才济济。周恩来衡量了当时的内外形势,把在武汉和河南各地分散活动的一些演剧队和歌咏队,合编成10个抗敌演剧队和4个抗敌宣传队、孩子剧团、抗日救亡漫画宣传队,隶属于政治部三厅。有了“政治部第三厅”这块招牌,就可以“用他们的钱,演我们的戏,唱我们的歌,画我们的画”了。


周恩来在三厅内建立了中共特别支部和领导干部党小组。三厅领导的抗日漫画宣传队汇聚了当时国内一流的连环画画家、漫画家,如叶浅予、张乐平、胡考、梁白波、廖冰兄、张仃等。抗日救亡漫画宣传队举办的连环画展影响巨大。周恩来根据毛译东的《论持久战》的精神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号召全体队员们“到前线去,到民众中去,为抗日战士和广大人民服务”。广大宣传队队员积极响应号召,在“保卫大武汉宣传周”期间,漫画宣传队举办了“廖冰兄抗战连环漫画展”。1938年10月,廖冰兄创作了《抗战必胜连环图》,在安徽、浙江、江西、广西各城镇流动展出。1939年,《抗战必胜连环图》由桂林文化供应出版社出版。在周恩来的直接关心下,抗日救亡漫画宣传队创办的《抗战漫画》(半月刊)在武汉出版了12期,武汉失守后又在重庆出版刊登了大量的连环画作品,记录了投身抗日救亡的连环画战士们的斗争业绩。


抗日救亡漫画宣传队队长叶浅予当时是全国抗日漫画、连环画活动的指挥员,领导了抗日漫画、连环画活动在全国的开展。1939年,叶浅予赴香港筹办《今日中国》杂志。1940年,叶浅予和妻子戴爱莲从香港回重庆,准备奔赴延安。周恩来诚恳地挽留说:“延安固然需要你们这样的文化人,但大后方同样也很需要。我希望你们能留在重庆搞好抗战的文化宣传,效果也许会更好。”经周恩来的劝说,叶浅予夫妇留在了重庆,继续领导抗日漫画、连环画工作。


1945年,张文元等人举办了“八人漫画展”,展出的连环漫画包括《战时重庆》《逃出香港》等。周恩来亲自到会场观看展览,并会见叶浅予等人,高度称赞了画展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制订了一个“国际任务交流计划”,邀请知名的文化教育界人士到美国参观访问。美国政府从重庆文艺界邀请了作家老舍、戏剧家曹禺、连环画画家叶浅予和夫人戴爱莲。1946年9月,叶浅予夫妇前往美国,启程前周恩来夫妇亲自为他们送行。

鼓励支持国统区的连环画画家。

周恩来十分关心国统区连环画画家的创作,鼓励他们以画笔为武器,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投入到抗战斗争中去。在周恩来的支持下,抗日救亡漫画宣传队创作了大量作品,发挥了连环画鼓舞斗志,揭露敌人的作用。


叶浅予代表作《王先生》是连载时间最长的连环画,先后连载历时10年。张乐平代表作《三毛流浪记》 (a8z8连环画收录)是影响最大的连环画,“三毛”这一艺术形象一直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并影响至今。梁白波是抗日救亡漫画宣传队唯一的女队员,也是抗战时期唯一的女连环画画家,在中国漫画界,她有“第一才女”之称,其代表作为连环画《蜜蜂小姐》。


1945年11月,周恩来在重庆《新华日报》接见宴请漫画家余所亚以及《木刻联展》作者王琦、王树艺、梁永泰、丁正献、刃锋、刘岘等。周恩来号召木刻家要把木刻运动从城市扩大到农村、工厂,并建议“多创作一些连环木刻画,因为连环画是最易为广大工农群众所理解、所接受的形式”。

周恩来还建议把《木刻联展》的全部作品送往延安展出。1946年9月,王琦等木刻连环画画家在上海举办“八年抗战木刻展”,参展的漫画、连环画作品达1000多幅,规模空前。周恩来在国共谈判破裂,中共代表团从上海撤离前夕,仍然惦念着连环画画家,在中共驻沪办事处接见了王绮、丁聪、沈同衡、张文元等人,亲切地询问他们家的生活情况,给在困难条件下坚持斗争的连环画画家巨大的鼓舞。


宣传推介延安“鲁艺”木刻连环画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是爱国青年向往的地方。一大批热血青年冲破艰难险阻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熔炉。与此同时,一批追求光明的文艺青年和革命文艺工作者奔赴延安,接受革命的洗礼,于是鲁迅艺术学院应运而生。

延安鲁艺的师生及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术为工农兵服务为原则,沉下身心,投身到火热的抗战之中。他们深入农村、工厂、前线,参加火热的革命斗争,同时向民间艺术家学习,探索美术创作的新形式,从而产生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较高,具有民族风格的优秀美术作品。周恩来把延安的一些木刻连环画作品介绍到战时陪都重庆展出,向重庆的参观者详细介绍了力群的木刻连环画《小姑贤·刘保堂》,蔡若虹的连环画《没有土地的人们》《苦从何来》《心里的疙瘩解开了》等三套组画,彦涵的16幅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等。


周恩来说,延安鲁艺的木刻连环画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是大众化。连环画的受众是工农兵和人民群众,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要让人民群众能够接受。其二是民族化。在延安时期的“鲁艺”创作中,作品以木刻连环画居多。在木刻的手法上,艺术家们借鉴了外国的木刻作品中黑白对比的表现手法,将中国传统的阳刻造型融入作品之中,刀法豪放而又朴实,画面层次分明,明快易懂,人物性格特征突出,紧扣主题,使之不仅具有木刻的“力之美”,且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周恩来带去的延安木刻作品,犹如一股崭新的清风吹入“雾都”重庆,让国统区的民众看到了解放区明朗的天空,令重庆连环画画家看到了延安战友的新作,促进了解放区和国统区木刻连环画画家的交流。

(摘编自《文史精华》原创版2016年第10期)


相关帖子

手机版|A8Z8连环画 ( 京ICP备11047313号-1 )

GMT+8, 2024-11-22 07: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