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没有实现今天这么广泛便利的对外交流之前很多年,实际上人们也是有对于外国的只言片语的了解和想象的。外国的月亮到底什么样?在很多很多年里,开了一扇小窗的地方,就是连环画。
根据外国文学名著、外国著名人物传记、外国历史等改编成的域外题材连环画,在中国现代连环画史上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自从"五四"运动吹进民主与科学的域外之风以后,关注外国的科技与文明就成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比较自觉的行为了。肩负着普及重任的连环画工作者,从脚本改编到封面、内页绘画都十分注意对域外文化的介绍。自然,首树旗帜者还是中国现代文化旗手鲁迅先生。
他对凯绥·珂勒惠支版画、木刻连环画的推崇,影响了一大批进步的中国青年画家,一些人借鉴其笔法和精神描绘中国的现实,另外一部分人则担起了介绍国外作品的重任,而这种介绍的形式之一就是将外国人物和作品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域外题材连环画。
可惜笔者藏品有限,对解放前的此一题材连环画掌握的资料不多,只好先从解放后谈起了。解放后到文革前,连环画坛上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波澜,但总的来说品种和类别还是比较可观的。
对域外题材的掌握,也相对宽松,既有大量的前苏联作品,如董洪元和徐甫堡等分别绘画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毅进和王通分别绘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产者安娜》,汪观清的《十二把椅子》、《斯巴达克》、《星》、《小复仇者》,周兴中的《山鹰之歌》,沈铁铮的《毁灭》,华三川的《青年近卫军》,颜梅华、贺友直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红叶的《魔鬼的峡谷》,陆俨少的《牛氓》、《警钟》,罗兴的《夏伯阳》、《柯楚别依》等等;也有《茶花女》、《乡下姑娘》、《欧也妮的悲剧》(以上为陈俭绘)、《偷自行车的人》(刘王斌绘)、《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王亦秋、卢汶绘)、《罗滨逊漂流记》、《柯楚别依》、《夏伯阳》、《在法国铁路线上》(以上为罗兴绘)……等等其他国家的作品。
这个时期的作品,被收藏者称为文革前的作品,已成为难觅芳踪的精品,它们画风严谨、状物详实,背景中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物都经过严格的考证,堪称楷模,成为众多习画者临摹的对象。
建国以后文化氛围越来越趋于收缩,左倾的封闭主义政策日趋明确。文化上批判封资修,批判洋与古。一向被新社会所批判的洋与古,在连环画文本里却有相当程度上的保留。除去极端的文革时代以外,文革前后的连环画题材里,洋和古的内容都占有极大的比重。即便是在文革之中,那些以革命的名义被保留下来的外国题材的连环画也并非凤毛麟角。事实上,洋的东西除了连环画以外,几乎是绝对禁止的。只有连环画领域是被在一定程度上留着一个小小的口子,甚至在文革当中,域外题材连环画在领域急剧缩小的情况下,也依然保持了这一传统,如《列宁在一九一八》、《列宁在十月》、《无产阶级的歌》等都曾是那时的少年儿童津津乐道的精神食粮。
这一时期,还有大量的表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二战反法西斯历史的作品,表现朝鲜越南古巴之类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抗击侵略的战斗故事、英雄事迹类的作品,甚至也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出现的一些反资本主义制度、揭露资本主义黑暗面的作品。这一类作品里有不少是直接改编自相应国家的电影的,比如朝鲜的《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多瑙河之波》、《第八个是铜像》、《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意大利的《偷自行车的人》,匈牙利的《产品的报复》等等。但也还是有相当数量的绘画本,比如《列宁在1918》、《列宁在十月》等。还有些根据电影镜头编绘的绘画本,所有的细节都一丝不苟地从电影镜头上用线条写实地勾画下来,形成一种让人爱不释手的电影绘画本;这种电影绘画本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在连环画史上堪称绝唱。在艺术家的创作被严格限制着的时代里,这种不惜功夫完全模拟电影画面的绘画创作中所暗含着的亟待释放的创造力,是惊人的。他们用他们一丝不苟表达着对正常的表达的无限渴望,表达着对正常的不受压抑的生活的无限向往。
自然,域外题材连环画的鼎盛时期还是在1978年以后到1986年以前的一段时间里。这一时期,欧美、日本、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一批国家和地区的作品纷纷进入我国。
连环画也适应这一潮流,可以说是做到了百花齐放,从古希腊神话(庞邦本《伊利亚特的故事》、《阿耳戈英雄历险记》,王怀庆、黄冠余《奥德赛的故事》,成立《普罗米修斯》,吴长江《忒拜之战》,徐锡林《忒修斯的故事》,沈尧定《伊利亚特》)、古奥运会传奇(姚重庆《奇异的战车赛》,陈柏荣《狮皮与英雄》,徐锡林《神坛前的女子》、《神之恋》,刘文劼《神奇的药球》,成立《阿波罗和桂冠》)、科学家传记(王秉龙《贝尔》,胡祖清《哥白尼》,杨建友赵奇《伽利略》,胡克礼、恽南平《牛顿》、《伽利略》,马程《勒维亚和亚当斯》,袁浩《萧莱马》,蒲以庄《巴斯德》、费嘉《战病菌》、李肇宏《居里夫人》)到外国音乐家的故事(蒋宝鸿《发烫的手指》,黄英洁、刘克敏《花丛中的大炮》,肖邦、杨劲松、区础坚《命运》)、文学家的故事(英洁、胡若军《从马夫到戏剧大师》,高燕、谭晓春《安徒生的童年》,陈明厚《安徒生》、易至群《普希金》、戚新国《巴尔扎克》、周全友《裴多菲》),等等等等,品类齐全、应有尽有,更有人民美术出版社"世界历史人物"丛书,上海人美的"世界名人传记丛书、"世界历史故事画库"丛书,江苏人民的"外国文学家故事"丛书、江西人民的"外国古代近代名人青少年时期的故事"丛书,等等,包罗万象,缤纷绚烂,异彩纷呈。
从题材上看,又有神话、童话、民间故事、通俗作品、科幻作品、冒险题材、古今名著、现代新作;从国别上分,俄罗斯(前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几个大国的作品则占了多数。
仅普希金的作品就有《失去新娘的骑士》(花城版,许钦松绘)、《驿站长》(上海人美版,蒋宝鸿绘;江苏人民版,张安武绘)、《上尉的女儿》(上海人美,于成业、高丽雅绘)、《黑桃皇后》(上海人美,王申生绘;江苏人民版,薛强、玮芹绘)、《村姑小姐》(辽美,刘国辉绘)、《泪泉》(花城,王履玮、李乔绘),等等。还有根据普希金的《杜勃洛夫斯基》改编的《复仇奇遇》(江苏人民版,黄云松、张昌洵绘)等。
马克吐温的作品有《百万英镑》(上海人美,殷光宇绘)、《伦敦奇遇》(浙江人美版,肖闵绘)、《王子与贫儿》(人美,徐锡林绘)、《一件怪事》(上海人美,汪观清绘)、《一袋金币》(上海人美,文殷光宇绘)、《他是活着,还是死了?》(天津人美,雷似祖绘)、《汤姆索亚历险记》(江苏人民版,徐海鸥绘)、《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四川少儿版,曾胜利绘;上海人美版,胡若军绘),等等。
凡尔纳的科幻系列作品,国内也有多种连环画改编本。从最著名的陈烟帆的《格林特船长的儿女》、黄云松、张昌洵的《80天环游地球》、顾乐夫的《喀尔巴阡古堡》到1996年黑龙江少儿社推出的七大本32开的凡尔纳连环画系列,林林总总,有数十种。现代科幻作品也不少,广东的旅游画库系列和科普广州分社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出了不少书,乃至今天连藏界内还专有此一专题收藏,常兴不衰,蔚为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