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预告:“中国宇宙航行研究所将于今晚八时正,向冥王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这一消息的发表,使全世界为之震动。
这是我国继向月球、火星、金星、土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之后的又一新的科学壮举。晚上,全国亿万观众都在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当电视机屏幕上的报时讯号出现十九点正时,荧光屏显出火箭发射架,“424”宇宙火箭高高地指向星空。
镜头转到一个身穿宇宙航行服的英俊小伙子身上。播音员说:“他是第一个即将飞向冥王星的“424'宇宙飞船的飞行员吉布,藏族,今年二十九岁,但又是八十五岁。
一位白发苍苍的藏族老妇女走过来站在吉布身旁。大家以为她是吉布的老奶奶。可是播音员却介绍说:“这位是吉布的爱人珠玛,八十五岁,和吉布是同年生的。
更有趣的是,又有一位相貌像吉布的青年走过来。播音员继续介绍说: “这位是吉布的亲孙子洛桑,今年也是二十九岁。”许多观众被这个介绍弄糊涂了。
为了解除观众的疑惑,吉布亲自解释说:“同志们,这都是真的,八十五岁的珠玛是我亲爱的妻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从头说起吧!”.......
西藏解放之前,吉布和珠玛都住在拉萨八角街南的“帮仓”(乞丐窝棚)里,他们都是农奴的后代。有一次,吉布问爸爸说:“你说人间之外还有个天堂,它在哪儿呀?
受尽苦难的老阿爸满怀希望地说:“在那遥远的星星里,那里没有农奴主,也没有“尔大'(藏语:野兽),有的是白云般的羊群,绿地毯一样的青草。
吉布和珠玛听得入迷,他们同声问道:“星星上是那样雅古都(藏语:好),我们怎样才能到星星上去呢?
吉布的阿妈说:“在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上,住着一位善良、热心的女神,名叫“珠穆朗桑玛'。谁能上山峰找到她,她就会用双手把谁送到星星上去。
从那以后,每当夜深人静,吉布和珠玛就会跑到野外,凝视着那闪烁光芒的星星,向往着那个无穷快乐的神话世界。
几年之后,他们两家的父母都被农奴主摧残死了。两个年轻人已经偷偷地结了婚。一天,吉布对珠玛说:“我们再也不能忍受这牛马的生活了,我们逃吧!”
他们按照老人讲的故事,悄悄地朝珠穆朗玛峰奔去。但是珠玛已经怀了孕,跑不动,吉布只好背着她跑。
他们刚跑不久,便被喇嘛发现,带领着几十个藏兵追捉吉布和珠玛。
吉布和珠玛被喇嘛追着了。珠玛被他们抢走,吉布在路上打死了押送的藏兵,回头又朝山峰跑去。
在茫茫的黑夜里,吉布攀登着珠穆朗玛峰,他一心想寻找那善良的女神去搭救珠玛。突然,一阵暴风雪滚卷过来,刹那间,他就失去了知觉,跌下了雪渊。
珠玛被关进了地牢,不多久,就生了一个儿子。在深夜里,她遥望着星星想念着心爱的人,盼望着天亮。
终于有一天,牢房外响起了歌声,牢门被打开了。“啊,金珠玛米(藏语:解放军)来了!解放了!”
时间飞逝,五十多年过去了。这一天,孙子洛桑拿着一张报纸回家说:“奶奶,科学考察队在珠穆朗玛峰救活了一个被冰冻的年轻人。名字叫吉布。
珠玛听了,心中一震,难道吉布还活着?不对,吉布要是活着,也是八十五岁的老人了,哪还能是年轻人呢?
可是,这个吉布正是她日夜思念的吉布呀!那么,吉布是怎样活下来的呢?那还是两年前的事。当时我国的科学考察队对珠穆朗玛峰进行考察,大本营设在绒布寺。
医学院的杨教授正在值班。突然,电话铃响了,荧光屏上只见激光小组组长老丁焦急地说:“杨教授,请您马上到北坳,这儿死了人。
杨教授乘上微型直升飞机,几分钟后就到了北坳。看到老丁他们全都安全地在工作,杨教授有点愠怒地说:“你们真会开玩笑,哪里死了人呢?”
老丁扭开激光电视机,荧光屏上一片白色的积雪,中间出现了一小块黑色。老丁指着说:“这就是死人的后脑勺。”
原来,他们小组用激光电视透过厚厚的雪层进行观察时,发现了这个现象。他们断定,在大约十米多深的积雪中埋着一个人体。
他们把镜头缩小,不断地调节激光的强度。这样一来,就不仅看到“死者”的后脑勺,还看出脑血管中停止流动的血液。估计这是个死了多年的人。
这时,空中响起了一阵“隆隆”声,一大群微型直升飞机降落下来。这是指挥部派采的考察队员,他们还带着电铲来现场。
十把小电铲迅速地铲除积雪。没多久,就铲到了八、九米深。然后,改用更加小巧的工兵锹小心地挖掘。半个多小时后开始看到了后脑勺。
过了一会儿,整个“尸体”挖了出来。“死者”的特征表明他是一个穷苦人,是在同严寒的搏斗中突然被冻死的。
经过仔细地检查,他们发现“死者”的四肢关节竟然能够活动,而且脸色红润,皮肤有弹性,仿怫活人一般。这些现象使科学家们非常惊异。
杨教授向老丁建议: “这是一具罕见的尸体,值得深入研究。”于是,他们立即在“死者”身上重新覆盖了积雪,暂时封存起来。
这具奇特的“尸体”的出现,使杨教授想起了一项从十九世纪以来,就开始研究的医学科学一对死而复活的研究。他打开了有关这方面记载的书刊。
“一八二九年,美国科学家福兰克林在北极旅行。有一次,他烧起了一堆篝火,发现火堆旁边完全冻僵了的鱼,忽然摆动尾巴复活了。
“一九七二年,美国考察队在南极冰上钻探,从冰层下面取出泥土样品进行培养,发现这些被冰封达十万年之久的泥土中,居然也有微生物复活过来。
看了这些文献资料以后,他更觉得对眼下这具“尸体”的研究是一项很重要的科研项目。在他的请求得到了指挥部的批准以后,他便乘飞机去北京。
到达北京,他直奔医学院赵院长的研究室。正好,赵院长受宇宙航行研究所的委托,也正要着手作关于低温“储存”生命的试验。
杨教授把那具“尸体”的所有特征,详细地向赵院长作了汇报。赵院长也认为这“尸体”具有死而复活的条件,他充满信心地提出了进行复活的试验。
他们着手进行“储存”生命的试验。赵院长把一条金鱼从水中夹出来,等它表面稍许干燥,就迅速插入摄氏零下二百多度的液态空气容器里,金鱼立即冻僵了。
过后,又把它放回温水里,金鱼又活了。试验证明:动物的体温骤然降到零下最低温时,细胞中的水还来不及膨胀就结冰,细胞壁没有破裂,就有复活的希望。
当晚,赵院长主持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教授会议,制定了一套抢救“死者”的具体措施。
第二天,赵院长、杨教授和宇航研究所的所长盛星,乘专机飞到科学考察队的大本营。盛所长是带着载人宇宙飞行中的一个久而未决的难题前来的。
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细心地检查了一番。然后,将其装进隔热的泡沫塑料箱里密封,抬上微型直升飞机运往拉萨。
当天下午便在医院里进行复活手术。赵院长让护士往箱子里输进氧气。
过了一会,赵院长下令把箱子打开。他按动电钮,手术台上面的红外激光灯亮了两秒钟就熄灭了。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死者”的身上。
这时,“死者”的头发、胡子上和皮肤表面的冰雪化开了。体温也从摄氏零下二、三十度一下子升到零度以上。赵院长命令开动心脏起搏器,为“死者”做人工呼吸。
大家摒住呼吸,瞪大眼睛,望着这位即将复活的人,观察他的每一个变化。
没多久,“死者”那紧闭的双眼睁开了一条细缝,嘴唇动了几下,象是要用力张开。
再过一会儿,他突然“哇”地一声,吐出了一口黄水,眼睛睁得大大的,张开嘴“咕叽咕叽”地讲着话了。
一位藏族医生把他的话翻译出来:“他说“咕叽咕叽',就是“行行好'的意思,他要求给他一点水喝。”赵院长立即给他注射了葡萄糖盐水,又喂他喝了点糖水。
这位藏族青年如梦初醒,一下子坐_r起来。助手们立即帮他换掉湿透的衣服,并递给一大杯热牛奶。青年用感激的眼光,扫视着这些陌生人。
经过了三天的静养,第四天他就能在病房里散步了。他笑着向前来看望的盛所长合掌鞠躬,叙述了自己在五十多年前苦难的遭遇。
半个月后,吉布换了簇新的藏服,由盛所长陪着去布达拉宫参观。他从没有见过汽车,开始时还不敢接近它哩。
到了布达拉宫,吉布飞也似地奔上石阶。他要急着去干什么呢?
当盛所长气喘吁吁地赶上来时,只见吉布合掌、弯腰,伫立在一间阴森森的石房前面。原来,这是珠玛从前织氆氇的地方。
吉布脸上挂满了痛苦的泪花,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那块被铁链磨平了的青石板,久久地抽泣着。
在回来的路上,吉布要求在一座桥头停车,下车后他告诉盛所长,当年他俩逃走时,他背着珠玛淌水过了这条河沟。
当吉布站在河滩上默思之时,桥上过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注视吉布,突然象触电似地举起双手,高喊了一声:“吉布!”
但是,吉布却用怯生生的眼光打量着这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他慢慢地捧起她的右臂,见到那道他熟悉的伤痕,眼眶充满了泪水,激动地叫了声:“珠玛,是你呀!”
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它却是活生生的现实。他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可能“424”宇航计划中的那个难题,将要由吉布夫妻的遭遇来突破了。
“424”宇宙飞船计划飞向太阳系最远的一颗行星——冥王星,以目前最快的速度每秒十六点三公里来飞行,往返一次,就需要九十年零二百九十多天时间。
在这样长久的飞行时间中,即是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送上太空,等他从冥王星归来时,他也变成近百岁的老人了。这项复杂的考察工作又不能用机器人代替。
要是把宇航员在飞船上迅速冷冻起来,等四十五年后快飞到冥王星时,把温度迅速升高,使宇航员复活,操纵飞船着陆,进行考察。返航时,又可用同样方法。
盛所长把在汽车中的想法告诉大家,得到大家的热烈支持。于是,他们正式拟订“424”宇宙航行计划,呈请上级批准。
“424”宇航计划设想宇航员九十年后返回地球时,还是象离开地球时一样年轻,九十年只耗用了他不到一年的生命他将会向人们报告他在冥王星上的奇遇。
“424”宇航计划获得了上级的批准。可谁来担当第一个飞向冥王星的人呢?每天,全国各地要求报名当“424”飞船的宇航员的信件,象雪片似地飞来。
但是,最使盛所长激动地是当他收到吉布要求当第一个飞向冥王星宁航员的信。于是,大家一致同意吉布的请求。
吉布经过严格的体检,完全合乎要求。他以顽强的毅力,在一年时间内,掌握了宇宙航行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各种宇宙航行锻炼,成为一名出色的宇宙飞行员。
在电视屏上,老珠玛对吉布深情地说:“你放心飞去吧!我马上要到生命冷藏库去,请赵院长把我冷冻起来。九十年后,我要迎接你胜利返回地球!”
镜头一闪,“424”宇宙飞船,象一反利剑似地,直指苍穹。电视机里传来了吉布的声音:“亲爱的同志们,九十年后再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