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 年张乐平的漫画 《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发表,一个大脑袋、三根头发、蒜头鼻的男孩子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形象。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是个贫穷、正直的孩子,他倔犟的性格深入人心,在普通民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共鸣。
“三毛”的形象早在 1935 就已经出现。最早的三毛漫画,刊登在1935年7月28日的《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早期的三毛滑稽幽默,调皮捣蛋,闹出种种笑话,是上海普通人家的小顽童。自 1935 年至 1937 年,上海的 20 多家报刊画报先后刊登了二百多幅三毛漫画,还结集出版了单行本,三毛在当时就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漫画明星。
抗日战争刚开始,张乐平担任救亡漫画宣传队副领队。1938 年在武汉时,张乐平画过几幅宣传抗日的三毛漫画,后由于工作繁忙,三毛创作停止了八年。1939年春,漫画队兵分两路,张乐平毅然担任奔赴前线的漫画队队长。抗战期间,张乐平率队战斗在沪、苏、鄂、皖、浙、湘、桂、赣、闽、粤诸地,这段经历成了张乐平在战后创作《三毛从军记》的丰富源泉。这是张乐平先生奠定自已大师级地位的作品。
1946年4月,“三毛”漫画形象在匿迹八年后,重新出现在《文汇半月画报》创刊号上。同年5月12日至10月4日,传世之作《三毛从军记》连载于《申报》。这部作品以精致独到的笔触,扎实的生活素材,合理又不失夸张的故事情节,诙谐幽默的艺术感染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社会反响很大。
《三毛从军记》既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军队抗日的一面,又揭露了当时国民党军队腐败的一面,是对历史的真实写照。在后来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海峡两岸由于各自的原因,均把该书打入另册,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分别“解冻”。当《三毛从军记》终于能够再次面世时,它又。次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和挚爱,内地的印数在短短的几年里很快就达到百万册。
张乐平于 1946 年又创作了-部连环漫画《三毛外传》,1946年11月4日至1947年1月9日在《申报》上连载,至今已出版了多种单行本。《三毛外传》风格接近于早期的三毛,艺术上更为成熟。主角三毛又成了城市寻常市民家的顽童,那些有趣、可笑的生活情景,着实耐人寻味。
1947 年初,张乐平目睹路边冻死的骨瘦如柴的流浪儿,经过痛思之后决定创作《三毛流浪记》。于是就有了后来不朽的流浪儿形象“三毛”。《三毛流浪记》的核心体现的是人道主义。这部巨作无情地鞭挞了社会人间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无靠的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
流浪儿三毛迅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随着报纸上的每日连载,大人小孩都为三毛的经历时而忧愁,时而惊喜,时而伤心,三毛的命运竟成了当时。上海市民生活中的大事。广大人民的关心,社会的巨大反响,激励着张乐平不顾身患肺病,不顾收到的匿名恐吓信,坚持创作下去。“三毛’ 这个名字一直是当时对少年儿童生存状况关注的一面旗帜。1949年初春,宋庆龄通过多方协调联系,终于建立了以“三毛”命名的三毛乐园会,通过画展、拍卖签名画册和人会募捐等形式募捐钱物,救济了数以千计的贫苦儿童。本是虚构的漫画人物三毛,为许多真实生活中的毛”提供了庇护和生存的机会。
1949 年,上海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由王龙基主演的电影《三毛流浪记》,成为我国的经典电影之一,影响深远。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毛流浪记》以多种版本发行,总量数以千万册计,而且以几种外文版本在国外发行。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三毛流浪记》是我国印数最多、最畅销的儿童读物之,中国的孩子们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文革”十年中,曾经被批判为“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漫画书《三毛流浪记》于 1978 年再度出现时,人们争相购买,供不应求。20 世纪 90年代开始出现“畅销书排行榜”,《三毛流浪记》多次名列文艺类或少儿类榜首。
三毛流浪的故事多次被搬到银幕、荧屏和舞台上。除了 1949 年王龙基主演的电影 《三毛流浪记》(a8z8网站有收录)之外,还有1958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木偶电影《三毛流浪记》,1958 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三毛学生意》,1996 年和 1998 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三毛流浪记》,2004年安徽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三毛救孤记》,200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总公司出品的26集动画片《三毛流浪记》,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长篇系列故事广播《三毛流浪记》,1990 年河南省歌舞团的大型舞剧《三毛流浪记》,1997 香港明日剧团的舞台剧《三毛流浪记》等。2007 年,根据原著《三毛流浪记》改编的中外合拍电影《三毛》已经启动。
尽管三毛的诞生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但三毛的形象仍然拥有广泛的号召力和知名度。这些年来“三毛”还在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三毛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丰满,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