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民间传说中的英雄。15世纪的史书有所记载,而席勒的剧本《威廉·泰尔》(1804)和罗西尼的同名歌剧(1829)则使他闻名世界。
威廉·退尔(William Tell; Guillaume Tell)十三世纪,统治瑞士奥地利之总督肆意压迫人民,竟于闹市竖一长竿,竿顶置一帽,勒令行人鞠躬于帽。一日,农民射手退尔经其处,抗命不鞠躬,捕。总督命退尔幼子头顶置一苹果,令退尔以箭射之,中,方得免罪。退尔中。同时又出示一箭,曰如不幸射中幼子,即以此箭返射总督。总督怒,食前言,再捕退尔。押解途中,登舟经一湖面,风浪大作,将士危惧,退尔伺机一箭射杀总督后逃脱虎口。民众拥之,共起反抗奥地利统治,终得自由。www.a8z8.com
早在1796年,拿破仑的侵略战争已波及席勒故乡,他的父母姊妹都在法国驻军的势力下生活过。1801年德国与法国签订和约,使莱茵河左岸土地全部沦陷。对祖国和自由的热爱使席勒回到重大的时代问题上来。他把1307年冬瑞士人民结盟推翻奥皇统治的史实和瑞士民间关于退尔的英雄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塑造出一个反抗异族统治和封建统治、进行解放斗争的典型。它是席勒呕心沥血的一部作品。这部剧本于1804年3月在魏玛和莱比锡演出时,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被看成是一部有高度现实意义的爱国剧本,是唤起人民民族意识和反抗外侮的有力呼声。
1829年8月3日在巴黎歌剧院由阿布奈克指挥首次公演。本剧以席勒的原作为标题,但台词却用的是法语。后世也有以法语、英语为名的。罗西尼写作这出歌剧时,正是他创作力达到顶峰的37岁的中年期。最初写成五幕,但因全剧太长,后删略了第三幕。第四及第五幕合并为第三幕。之后又再修改成为四幕歌剧。
《威廉·退尔》是罗西尼创作的第三十八部歌剧,同时也是最后一部歌剧。这部歌剧一举奠定了罗西尼在意大利音乐家中的地位。
《威廉·退尔》为主角威廉·退尔的名宇,在作曲与首演的法国叫《鸠姆》,在罗西尼的祖国却称为《古烈摩》,但一般都称作《威廉·退尔》。本剧最有名的《序曲》是耳熟能详的名曲,也是音乐会上的珍品,它成为标题音乐式序曲的楷模。
|
需要 开通权限 查看本站所有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