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一,是 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库尔斯克会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对 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
1943年7月5日,希特勒发动了代号为"堡垒行动"的夏季功势,用大 量虎式坦克对库尔斯克突出部进行大规模进攻,企图重夺战主动权,但 遭到苏联红军的顽强阻击,损失惨重,只好转入防御。
苏联红军转入反攻,德军节节败退,最后因为盟军登陆意大利西西里 岛,希特勒不得不抽调兵力防卫意大利,终止了计划。
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联红军天开始了全 面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反法西斯战争重要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结束之后,苏军实施了一系列气势如虹的战略进攻,在1942年至1943年之交的冬季战役中,苏军共粉碎德军100多个师,击退德军600多公里。1943年2月15日,苏军夺回第四大城市哈尔科夫。
正当苏军势如破竹时,德军“顿河”集团军群司令曼斯坦因元帅利用苏联元帅铁木辛哥的轻敌冒进,于1943年2月底发动逆袭,成功地夺回乌克兰东北部的哈尔科夫,稳住了南部战线。这样,整条战线形成了一个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
库尔斯克是一座位于苏联西部拥有12万居民的小城。这一带地形以草原和丘陵为主。苏军可以以库尔斯克突出部为进攻前进基地,对德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后方实施突击;而德军也可以从南、北方向向库尔斯克根部地区实施向心突击,围歼那里的苏军。
在1943年春,苏德战场上出现暴风雨前的平静,双方都利用这个时机休整部队,集聚力量。德国最高统帅、元首希特勒决定发动大规模夏季进攻,夺回战略主动权,扭转战争进程。为了能投入更多的力量同苏军较量,希特勒宣布在国内实行总动员,采取各种手段来加强和完善第三帝国战争机器。
与此同时,德军统帅部紧锣密鼓地制定战役实施计划。曼斯坦因元帅希望通过一次诱敌进攻后的防守反击来歼灭苏军,提出通过迂回赶到亚速海的罗斯托夫以包围红军。但是,希特勒却选择进攻库尔斯克突出部。
元首命令,适当时机发动堡垒行动,我们集结了90多万名官兵,50个师,1万门火炮和迫击炮,27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2000多架飞机,从南北两面进攻库尔斯克突出部。
1943年4月15日,希特勒签发第六号作战指令,计划从库尔斯克突出部南北两翼发动攻击,以粉碎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及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的战略预备队,作为夏季战役的开端,这次战役代号叫“堡垒”。
1943年4月,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大将倾向于先发制人,打乱德军的进攻准备,并夺回战略主动权。而最高统帅部副统帅朱可夫元帅、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和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大将则认为苏军应先以坚强的防御消耗掉德军进攻能量,然后再发动战略进攻。
当斯大林在两种作战计划选择中犹豫的时候,藏身于德军内部的“露西情报网”传来希特勒签署的第六号命令。为了确保情报可靠,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下令情报机关加强侦查,情报表明—德军将在库尔斯克地区发动一场大的进攻。有鉴于此,苏军统帅部关于作战计划的两种争论逐渐趋于一致。
4月12日,斯大林、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出席了大本营会议。会上,斯大林问朱可夫:“毫无疑问,希特勒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那么他将在哪里,什么时候,以多大的力量进攻呢?”朱可夫元帅答复:“德国会在库尔斯克方向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性战役,切断并包围我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什方面军的部队。”
科索夫斯基大将指挥的中央方面军,任务是抗击德军从奥廖尔方向的进攻;瓦杜丁大将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抗击德军由别尔哥罗德地域的进攻;新组建的草原方面军作为预备队,由科涅夫上将指挥。
中央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上将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大将也都表示与朱可夫元帅等人看法相同,于是,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决定在所有的对敌方向上,尤其是库尔斯克突出部,动员所有力量,建立坚强的大纵深、多梯次的防御体系。
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大战,从4月份开始,苏军不断地向库尔斯克增兵,昼夜不停地修筑工事。两个月时间,苏军在巨大的库尔斯克突出部挖出了近一万公里的反坦克壕、堑壕和断崖,铺设了大面积的雷场和一千二百公里的铁丝网。
在战线的另一端,德军也在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希特勒原本打算在5月份发起进攻。可是,由于融雪,以及轴心国军队在北非的覆灭,使希特勒把发动作战的时间推迟到6月中旬。他认为到了那时,德国的装甲师将获得新式坦克,从而更有把握。
5月,德国第九集团军司令员莫德尔上将紧急向希特勒报告前线情况,他把一叠航空照片摊在希特勒面前,这些照片清晰地显示苏军在德军进攻路线上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
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以莫德尔上将、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上将为一方,以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克鲁格元帅和国防军参谋总长蔡茨勒上将为另一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克鲁格元帅和曼施坦因元帅同意“堡垒”作战计划,但是却不同意拖延,而古德里安和莫德尔却预计进攻将受到严重损失,竭力反对实施“堡垒”作战计划。
而双方的争论最后演变成了私人恩怨,一向视古德里安上将为宿敌的克鲁格元帅明显被激怒了,竟然要求与古德里安决斗,并力请希特勒作为见证人。面对手下这些高级将领们的分歧,希特勒不得不宣布推迟“堡垒”作战的进攻时间。
眼见苏军防线日渐坚固,受命指挥“堡垒”战役的曼施坦因和莫德尔越来越感到不安。但希特勒对德制的“虎”式、“豹”式坦克抱有幻想。6月底,德军已集结起足够的新式坦克,希特勒决定放手一搏。7月4日,希特勒下达了临战动员令,定于次日发起进攻。
苏军统帅部于6月确定前线作战指挥体制。6月30日,朱可夫到奥廖尔方向协调中央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面军的行动,以实施击退敌人进攻的向奥廖尔突击的“库图佐夫”战役;华西列夫斯基被派往沃罗涅日方面军,与之毗邻的西南方面军实施“鲁缅采夫”战役计划—在库尔斯克会战防御阶段结束后,向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突击。
7月4日晚间,朱可夫元帅来到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指挥的中央方面军司令部。在那里,他从白天抓来的一名德军俘虏口中得知,德军将于次日凌晨发动进攻。5日凌晨2时,苏联第十三集团军向他提交紧急报告:发现德军正在进入阵地。
朱可夫元帅当机立断,决定先发制人。他一边向最高统帅部通报情况,一边决定实施炮火反准备,先敌开火,打乱德军阵脚。中央方面军司令部的政委捷列金担心道:“要是我们把一半的弹药都白费了,这样的错误斯大林同志是不会饶恕的。”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却说:“那有什么,我们共同负责。”
20分钟后,在朱可夫元帅的指挥下,苏军阵地上的所有火炮突然向德军阵地开火,整个库尔斯克地区顿时火光冲天,把夜晚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苏军开火的时间比德军预定的炮火准备时间正好提前了10分钟。朱可夫的临机决断,使德军完全丧失了战机。
德军进攻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原定开始进攻苏联中央方面军的时间被迫推迟了两个半小时,进攻苏联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时间也被迫推迟了三个小时。
7月5日5时30分,在几十分钟的炮火准备和空中轰炸之后,刚在苏军炮火打击下缓过气来的德国第九集团军,在奥利霍尔特卡主突击方向上,向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发起强大的坦克冲击。
第九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为了把苏联红军注意力从德军主攻方向上引开,先在左翼以3个步兵师实施佯攻,但被苏军顽强地抵挡住了。德军进攻部队前面是“虎”式重型坦克和“斐迪南”强击火炮群(每群10~15辆),随后是中型坦克群(每群50~100辆),最后是摩托化步兵。
在由北向南的40公里长的战线上,近千辆德军坦克像一群狂奔的野牛,扬起冲天的烟尘,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铺天盖地向苏军压来。在主攻方向,德军集中了4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的兵力,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突破了苏联第十三集团军的第一道防线,艰难地向前推进了5公里。
但在两翼的方向,苏联红军顽强地守住了阵地。在地面激战的同时,双方的空军也在进行激战,这一天,德军出动了1000架多次,苏联空军也出动了600余架次。双方战至最后,德军只向前突破不足10公里,却至少损失了70辆坦克。
苏军官兵奋不顾身地冲向德军坦克。他们或者隐蔽在堑壕、交通壕里,或者从翼侧接近德军坦克,或者绕到德军坦克后面,向德军坦克投掷出一颗颗反坦克手雷和液体混合燃烧瓶。
当德军坦克后面的步兵冲入苏军阵地时,苏军官兵有的端起冲锋枪扫射,有的端起刺刀与跃入堑壕的德国兵展开白刃战,有的拉响手榴弹与德军同归于尽······
苏军将士不畏强敌,沉着应战,一次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库尔斯克北端转眼间弹片横飞、横尸遍野。7月5日全天,德军先后发动5次进攻,但最后只突入苏军防御地带6~8公里。
第二天,德军在莫德尔的指挥下,不顾一切损失,继续向前冲。可是,罗科索夫斯基已经把作为预备队的坦克第二集团军拉了上来,没等德军往前再走一步,全力猛扑上去。
莫德尔只得率领德军第九集团军全力迎战,一场大规模的坦克决斗爆发了。在烟尘滚滚的平原上,苏德两军的坦克缠在一起,在炮弹的呼啸声中,一辆辆坦克化为烟柱······德军一路乘胜前进,杀到苏联红军第二条防线前,但被苏联第十七近卫步兵军以及赶来增援的苏联第十七坦克军阻止住了。
次日凌晨,德军再一次发动了进攻,企图夺取交通枢纽波内里。战斗异常激烈,德军数次攻入市区,但都被顽强的苏联红军赶了出来。
而苏联空军经过连续的激战,终于夺取了库尔斯克北部地区的制空权,自此给德国地面部队造成了很大威慑。
德军的接连的进攻虽然给苏联红军造成很大损失,但苏联红军坚守住了阵地。波内里城内,德军付出惨重的代价后,占领了大半个波内里城区,但苏联红军仍控制着市内一些重要据点,德军无法继续推进。
德军装甲兵虽然挫败了苏联坦克的反突击,但自己的炮弹也已耗尽,而且陷入了苏军预设的雷场。7月9日,莫德尔上将以300辆坦克向苏联红军阵地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结果仍然遭遇失败。此时,莫德尔已经无力发动攻势,德军第九集团军被迫转入防御作战。
朱可夫元帅把发生的一切都详细报告了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我们的步兵和炮兵尽管有一些损失,但是打得很出色。德军不甘心失败,他们重新部署力量,改变突击方向,投入了全部坦克预备队,再次杀向中央方面军,可是他们到处都碰到了坚固的防御。”
斯大林催促他们开始反攻,于是朱可夫元帅开始着手进行转入进攻战役的各种准备。7月11日,朱可夫向斯大林报告:“进攻战役的准备工作已全部结束。”
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另外一端,顿河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指挥的南路德军集中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王牌部队、“军中之花”、武装党卫军的3个坦克师—“帝国师”“骷髅师”和“阿道夫·希特勒师”,其配置的新式坦克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北路的德军。
南路德军的进攻开始于7月5日6时,在德军发起进攻不久,天降大雨,许多小溪成了坦克无法通过的激流,待工兵架好桥后,时间早已耗费了12小时。
德军继续前进后,又进入了苏军雷区,遭到了苏军反坦克火炮的沉重打击。但是,由于苏军的反坦克炮无法击穿德军“虎”式、“豹”式坦克的厚装甲,因此,德军尽管处境困难,到夕阳西下时,还是在两处楔入了苏军第一道防线。
鉴于德军来势凶猛,为保存力量、避敌锋芒,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大将下令,将部队撤至由苏联坦克第一集团军守卫的第二道防线。
德军第四装甲集团军司令霍特上将见第一天攻势没有什么成果,于是在第二天把6个装甲师聚集成密集队形,每一公里进攻正面都配有100多辆坦克,继续向苏军进攻。
7月6日天色刚刚破晓,德军坦克、自行火炮就蜂拥而出,拖着遮天蔽日的灰尘,杀向苏军。
瓦杜丁大将见霍特上将的德军来势汹汹,也毫不示弱,立刻出动苏军坦克第一集团军迎战。于是,苏德双方在奥博扬附近,爆发了又一次大规模坦克会战。
一时间,天昏地暗,在几小时内,成百辆的坦克变成一堆堆破铜烂铁。炮弹、炸弹的爆炸和坦克的吼叫使大地呻吟,数百架飞机在空中穿梭不断。坦克的奔驰以及炮弹和炸弹的爆炸掀起满天尘土.·····
在这场坦克会战中,苏军在战术运用方面犯了一些错误。苏军战斗机的飞行员只顾着与德军战斗机展开追击角逐,却忘了去攻击对苏军坦克威胁极大的德军轰炸机和攻击机。
结果,德军的俯冲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不断地从高空直扑而下,向正忙于与德军坦克厮杀的苏军坦克进行攻击。而德国的新式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防护也要优于苏联的T—34型和KB型坦克,结果在正面对抗中占了上风。
战斗至正午,瓦杜丁大将意识到苏军坦克第一集团军的损失大大超过德军,便果断命令苏军退出战斗,依托第二道防线转入防御。德军第四装甲集团军虽然在这次战斗中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是并未能突破苏军的整个防线,只是在苏军的防线上砸进去一个坑,楔入不及10公里。
7月7日,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又在空军的密切支援下,连续猛敲昨天在苏军防线上砸出的那个坑。经过3天的苦战,终于在9日切入苏军防线35公里,到达奥博扬。
7月7日,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又在空军的密切支援下,连续猛敲昨天在苏军防线上砸出的那个坑。经过3天的苦战,终于在9日切入苏军防线35公里,到达奥博扬。
面对德军3个师的进攻,苏军第六十七近卫步兵师难以抵挡被迫后退,瓦杜丁大将于是把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预备队调了过来,希望能把德军挡在第二道防线外。但是不幸的是德军还是打开了一道缺口,并强渡了佩纳河。
由于德军的进攻比预计的要猛烈的多,瓦杜丁被迫取消了原定反攻,而将计划用于反攻的苏军第一坦克集团军的部分坦克布置在防线后方以支援步兵进行防守,部分坦克布置在侧翼打击德军。
这一天,德国空军出击了超过1000架次,完全压制住了苏联空军。经过一天激战,双方都受到了很大损失。苏军在库尔斯克南部已非常危险,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全部预备队已经投入战斗,但德军的楔子已经砸入苏军防御纵深地带,似乎真的要砸穿苏军的防线了。
傍晚,瓦杜丁大将紧急向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请求增援,华西列夫斯基立即报告斯大林。最高统帅斯大林亲自下令:命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日夜兼程,向北开进,增援沃罗涅日方面军。
同时,斯大林给瓦杜丁打来电话,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的突破,为酝酿中的苏军在突出部的进攻争取时间。
在制空权的争夺上,通过空战,苏联空军也逐渐扭转了劣势,完全夺取制空权只是时间问题。
瓦杜丁指挥部队,继续在正面抵挡德军向奥博扬推进,同时在两翼连续发动反击,虽然这些反击一次又一次的遭到失败,但却使德军无法全力攻击他们的主要目标。
在此同时,斯大林紧急命令朱可夫转向南部战线,负责协调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联合作战行动。
瓦杜丁预计苏军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将在7月11日能赶到,于是下令收缩兵力,死守奥博扬,挡住德军前往库尔斯克的最近的道路,而把另一条通道—普罗霍罗夫卡留给赶来的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
曼施坦因元帅见德军在奥博扬方向已经楔入苏军防线的纵深阵地,本想乘胜长驱直入,不料遭到苏军的迎头痛击,经过两天激战,却是一无所获。于是,曼施坦因元帅转而率军调头北上,直插普罗霍罗夫卡,想通过该城,捅破苏军的防线。
一切正如朱可夫所预料的那样,德国第四装甲集团军果真在奥博扬受阻后冲向普罗霍罗夫卡,恰好与赶来的苏军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近卫第五集团军遭遇。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决战在普罗霍罗夫卡突然爆发了。
决战的一方是德军装甲兵老将—德军第四装甲集团军司令霍特将军和他的400多辆(门)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100辆是世界最先进的“虎式”坦克。决战的另一方是苏军坦克兵新秀—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和他的750辆(门)坦克和自行火炮。
7月12日清晨,这两股钢铁洪流在普罗霍罗夫卡相碰了。这天清晨,坚守在普罗霍罗夫卡西南的苏军第六十九集团军受德军200辆坦克的攻击,形势紧迫,向瓦杜丁大将求援。瓦杜丁立即命令罗特米斯特罗夫向德军发动反突击。
8时30分,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指挥苏联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在进行了15分钟的炮火准备后,开始实施反突击,向德军发起了进攻。几乎在同一时间,德党卫军第二装甲军的3个师—“帝国师”、“骷髅师”、“阿道夫·希特勒师”也发起了进攻。
这次坦克大会战中,苏德双方一共投入坦克和自行火炮1200辆(门),苏军坦克手们知道,德军的“虎”式坦克在射程方面优于自己的T—34坦克。因此,他们发挥苏军坦克速度快的优势,大胆采取“以快制慢、近战肉搏”的战术。
交战刚开始,双方的坦克就像钢铁洪流一样向对方奔去,苏军近卫第五集团军的T—34坦克群首先开足马力,全面向德军“虎”式坦克靠近,实施近距离射击,迅速突入德军的战斗队列。
在双方坦克交战的同时,在普罗霍罗夫卡以西地域的上空,双方在一天时间里还进行了12次激烈的空战。
德国的新式坦克虽然在装甲方面和火力方面优于苏军坦克,但由于双方进行的是近距离坦克大战,德军坦克的火力优势体现不出来,而其厚装甲在近战中也显得不够灵活。在激战中,苏军坦克勇敢地冲入不灵活的德军坦克的战斗队形,进行猛烈的摧毁。
这时,霍特感到形势不太妙,决定撤出战斗,重新部署兵力。可是,由于双方坦克搅在了一起,根本无法重新组织战斗队形,只能按不情愿的方式继续打下去。
苏军在战斗中勇猛顽强,在极端情况下宁肯与敌人相撞而同归于尽,也不让敌人活着逃走。敌人完全没有料到苏军会有这么多的坦克迅速投入战斗,一时乱了阵脚。
苏德两军同时参加普罗霍夫卡地区交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达1200余辆,还有大量飞机支援战斗。作战双方的坦克在方圆仅15公里的地域内展开了坦克“肉搏战”。双方的坦克甚至互相撞来撞去,战况惨烈。
进攻的德军完全没有料到苏军会采取这样的战术,一天之内竟损失1万多人。德军的进攻力量受到了极大损失。这场坦克战持续了一整天。在普罗霍夫卡草原上,到处是坦克的残骸。
这场大战从上午一直进行到夜幕降临,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德国人最终支撑不住,丢下熊熊燃烧的300多辆坦克,仓皇逃去。苏军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也损失过半,700多辆坦克残骸有的紧紧撞在一起,有的炮塔被掀掉,遍地都是被烧成焦炭的尸体....··
在这天的坦克大战中,德军虽然以相对较小的损失,摧毁了更多的苏联红军坦克,但他们却没能攻占普罗霍罗夫卡,随后源源赶到的苏联红军援兵使防线将更加坚固。尽管苏军的损失超过德军,但却是真正的胜利者。
在这场历史性交战结束的7月13日早晨,朱可夫元帅来到沃罗涅日方面军指挥所。通过研究司令部的文件和审讯德军战俘,朱可夫元帅看出交战的危机已要过去了。
根据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精神,英美联军一方面以英国为基地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一方面于7月10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实施登陆作战。由于意大利的局势的变化,德国在该地区的兵力无法抵御西方盟军的进攻。
同时,库尔斯克会战不仅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且在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第九集团军有被切断后路,重蹈斯大林格勒德军覆灭的危险。希特勒决意终止“堡垒”计划,抽调兵力去意大利。他召集克鲁格、曼施坦因等人到他的“狼穴”总部开会,宣布这个决定。
由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糟糕的局势,克鲁格元帅赞同希特勒的决定。但是,曼施坦因元帅则强烈地反对:“我认为现在正处在战役决定性时刻,不应草率收兵,我们还有能力消耗掉俄国人的装甲力量,使他们不能发起反击,目前取消“堡垒”作战是错误的。”
而经历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打击后,更加缺乏勇气和耐心的希特勒最终取消了进攻。德军开始后撤,双方基本恢复了交战前的态势。
7月12日,就在普罗霍罗夫卡大战的同一天,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面的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西方面军按计划发起了“库图佐夫”战役,杀向奥廖尔。
苏联红军向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阵地实施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炮击,随后索科罗夫斯基上将率领西方面军和波波夫上将率领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一线部队开始进攻。
德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给采取攻势的苏联红军造成重大伤亡。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指挥苏军中央方面军的第70、第13和第48集团军也加入攻击。此时,苏联空军也完全控制了制空权,法国“诺曼底”航空大队也在库尔斯克上空与苏联空军并肩作战。
面对坦克和兵力都占据了领先优势的苏联红军,德军莫德尔元帅无力阻止其进攻,他意识到失去奥廖尔只是时间问题。莫德尔向希特勒请求放弃奥廖尔将德军后撤至“哈根”防线,但被希特勒否决。
7月下旬,意大利王国发生政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党魁、法西斯独裁者、首相墨索里尼被迫下台,遭到秘密囚禁,意大利退出战争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希特勒需要从欧洲东线抽调兵力,去意大利拯救墨索里尼。此时,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也面临被苏联红军合围的危险。
在前线德军两位高级指挥官莫德尔和克鲁格再一次请求后撤后,希特勒最终同意弃守奥廖尔,并调德军第二党卫装甲军去稳定意大利的局势。德军向布良斯克方向的“哈根”防线撤退;在撤退途中,德军实行了残酷的焦土政策。
苏联红军攻克了奥廖尔,并继续追击退却中的德军,解放了霍特涅茨,进入卡拉切夫。在奥廖尔战役中,苏联红军歼敌近9万人,向西推进了150公里,拉平了库尔斯克防线,但却未能完成合围并歼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计划。
7月15日,罗科索夫斯基指挥苏军中央方面军也开始实施反攻。到了7月16日,德军已完全停止了进攻,并逐渐向出发阵地开始退却。朱可夫元帅决定立即组织部队,按预定计划对德军展开全面进攻。
在南线战场,当德军和苏联红军脱离接触时,斯大林便要求苏联红军立刻发动反攻。但是,朱可夫元帅认为经过连续的艰苦战斗后,苏联红军应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整;因此,苏军进攻日期最终确定在8月3日,作战代号以俄国名将“鲁缅采夫”的名字命名。
担当此次进攻任务的是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总兵力为90万人、28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苏联红军近万门大炮齐鸣,大量炮弹倾卸到德军阵地上,炮击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后以一阵喀秋莎火箭炮的齐射作为结束,随后坦克和步兵开始发起攻击。
在炮击中幸存的德兵无力阻挡苏联红军的前进,苏联红军很快就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线。经过一天战斗,苏联红军各突击集团平均向德军防线阵地的纵深推进了10~15公里。
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德军的防守异常地顽强,苏联红军的坦克虽然继续向前突破,但是苏军的步兵却被德军缠住,进展缓慢。
苏军第一坦克集团军攻占鲍里索夫卡,切断了托马罗夫卡的德军第255步兵师、第332步兵师和第19装甲师的退路。被困德军顽强作战,最终以师长等将士阵亡、两千残余部队突围的代价,为曼斯坦因元帅将德军主力从别尔哥罗德撤往哈尔科夫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8月5日,苏联红军收复别尔哥罗德,占领德军后方的后勤供应基地博戈杜霍夫,缴获大量德军物资和燃料。由于苏联红军坦克队前进很快,而苏联步兵忙于清除被包围的德军,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和步兵已开始脱节了。
曼施坦因元帅希望抓住苏联红军这个弱点,他开始有计划的撤退,以赢得时间来集结兵力,打算等苏联红军进攻的锐势逐渐消耗后,再行组织反击。
此时,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大将对形势十分乐观,认为德军到了崩溃的边缘,便命令前线坦克部队继续进攻,切断哈尔科夫至波尔塔瓦的铁路线,阻止德军逃脱。
不料,此时德军已经集结完毕,并补充了充足的弹药和燃料,曼斯坦因元帅开始实施反攻。
而此时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仍处于追击状态,各参战部队之间分散很广,而步兵和炮兵仍在后方,且经过多日激战,弹药和燃料都已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苏联红军对德军的进攻未有察觉。苏联红军正在重犯5个月前在哈尔科夫战役的错误。
苏军第一坦克集团军的第49坦克旅和第17坦克团被德军围歼,由于苏军第五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及时赶到,避免了第一坦克集团军的全军覆灭。在德军的进攻下,苏联红军被迫后退。
德军的反击虽然给苏联红军以重创,但是曼斯坦因元帅迫于没有足够的力量去组织德军进一步扩大战果,而苏联红军源源不断扑上来,很快又恢复了进攻。
其后德军的反攻再也没能给苏联红军造成威胁。苏联红军攻抵哈尔科夫西面的乌德河北岸,并强渡乌德河,在南岸建立了桥头堡。
攻打哈尔科夫的战斗异常激烈,强大的苏军第五近卫坦克集团军最后只剩下了50辆坦克。苏军第五十三集团军率先攻入城内,德军退向第聂伯河的防线。8月23日,苏联红军收复哈尔科夫。
至此,持续近50天的库尔斯克战役告终,德军损失兵力50万,1500辆坦克,3000门火炮和3400多架飞机,装甲部队一蹶不振,彻底丧失战场主动权。苏联红军损失兵力80多万,坦克3千多辆,却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苏军转入了战略进攻,收复所有失地,征服东欧,攻入德国,占领柏林,并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