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在线看

 找回密码
 注册

“不可能三角形”实战:如何进行家庭金融资金的合理配置

[复制链接]
whitaker 发表于 2023-12-5 08: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进行家庭金融资金的合理配置

如何进行家庭金融资金的合理配置


本文将运用“不可能三角形”模型,分享一个关于家庭金融资金配置的具体实战。

先简单回顾一下“不可能三角形”的原理 :

我们做一件事时,可支配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想达到的目标可以是无限的,“不可能三角形”的作用就是帮助聚集目标。什么目标是你最在意的,什么资源对该目标的效用最大,为了追求这个目标,你愿意放弃哪些目标和对应的资源。

具体方法分为四步:

第一步:把资源约束精简为三项
第二步:放弃一项
第三步:剩下的两项中,其中一项变成控制性指标
第四步:剩下的一项即为重点评估指标


本文将用“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不可能三角形,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何进行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

一、4321是家庭资金配置的黄金比例吗?

在进行家庭资产配置时,很多银行理财顾问都会推荐你一些黄金比例,比如最常见的“4321”:

40%的金融资产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存款、低风险银行理财、国债和纯债基金;
30%投资于含股票的指数基金与主动性基金;
20%投资于股票、期货、股权等或高风险或低流动性产品;
10%配置于保险类产品。

仔细分析这个比例,实际上是搭了4个资产配置的不可能三角形,达到“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个要素的平衡,比如说:

占比40%的固定收益产品,基本上放弃“收益性”的要求,或者更侧重于流动性(活期、余额宝等),或者更侧重于安全性(低风险银行理财、债券);

指数基金比较复杂,如果选择定投,实际上放弃了“流动性”的要求,不能轻易赎回;如果是非定投,实际上放弃了“安全性”的要求,有一定概率发生比较严重的亏损;

股票、主动型基金,同样是放弃了“安全性”的要求,对研究投入要求更高,因而对收益性要求也更高;

一级市场股权,放弃了“流动性”,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安全性”,来追求长期小概率的较高收益;

保险同样放弃了“流动性”,限制了“安全性”,追求小概率的极高“收益”。

看清这一点,你会发现,这个金字塔,实际上是:

以回避小概率的最大风险和追求小概率的极高收益为顶层资产属性;
以追求收益为中间主体资产属性;
以安全为底层资产属性。

这种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资金配置,实际上满足了很多人“既要、又要、还要”的心理。

但说句实话,对于大部分家庭,无论是普通中产,还是小康,4321的资产配置只能用“平庸”两个字来形容。

想要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就需要真正理解“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这三个要素。

二、收益性到底是什么?

收益性跟其他两个因素不同,它没有上限,没有客观的高低标准,所以要知道对自己而言,你的最低要求是什么?理想水平是什么?

我把理财的收益目标分为两类情况:

第一类是没有房贷压力的人,这一类人目标的下限就是四个字,跑赢通胀。

通胀不是CPI,你可以用“无风险收益”来代替,就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的收益,必然影响实际消费水平,最终体现在物价上。

目前的“无风险收益”就是银行理财这一类收益,大约年化2-3%。

注意这是下限,教育、健康、旅游、住房、娱乐,哪一样不比2-3%涨得快?你的消费阶层提升得越快,理财目标也就越高。所以最好不要低于5%。达不到,你的钱就在贬值。

第二类是背了房贷的。

利率差不多在6%左右,很明显,贷6%的款,买4%的银行理财,你是在为银行打工,会恶化你的资产状况;相反,如果你能达到高于贷款利率的收益,银行就在为你打工。

综合这两种情况,可用于理财的金融资金整体目标收益率在8%以上,不低于5%,是一个能保住你的社会阶层的目标。

这里还需要考虑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股票是典型的主动投资,你需要花大量的学习和研究成本,收益目标至少要上浮2(一般投入)到5(重度投入)个点;基金、一级市场股权等被动投资,也需要一些学习研究成本,可以上浮1到2个点。

综合判断:有主动投资的,收益目标最低10~12%,只有被动投资的,最低6~8%,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收益目标不是股票和基金的收益,而是整体资产的收益,作为其中收益顶梁柱的股票和基金,收益要求还要更高。

虽然,这只是“收益性”的最低目标,但想要达到,根据“不可能三角形”,你也要放弃其他两个目标之一,比如安全性。

三、安全性到底是什么?

安全性可以简单理解成“不想亏损”,但亏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与亏损幅度、与心理承受能力有关,我把它分为暂时性亏损和永久性亏损。

比如说,一轮熊市,大部分散户的亏损都在30%以内,这个亏损幅度相对容易在之后的三五年内追回来,所以是“暂时性亏损”。

但如果亏损达到50%,你可能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赚回来,这意味着你很可能会浪费一个大牛市,这种情况下,又要分年龄看:

如果你是40岁以上,投资经验一般,这个跟头有可能会影响你一辈子的投资,所以被称为“永久性亏损”。

如果你年纪还小,未来有新的收入追加,学习能力又强,亏50%其实很容易追回来,那就是“暂时性亏损”。

这两种亏损还与承受能力和产品条款有关:

如果本金亏损不大,但意志被几次失败击垮了,丧失了对投资的信念,选择放弃,那也是“永久性亏损”。比如A股有2亿股民账户,其中70%处于休眠状态,这1.4亿投资者大都属于“永久性亏损”。

很多私募有一个清盘的平仓线,通常是20%-30%,触发清盘后,也属于“永久性亏损”。

有了这个分类,“不可能三角形”中的安全性目标就有了明确的界定:

1、如果把安全性当成“放弃项”,意味着你经常承受暂时性亏损,并可能出现小概率的“永久性亏损”的风险;

2、如果把安全性当成“控制项”,意味着你可以承受暂时性亏损,但绝对不冒任何的“永久性亏损”的风险;

3、如果把安全性当成“首选项”,意味着你不愿承受任何形式的本金亏损。


最后来分析一下流动性目标。

四、流动性到底是什么?

这是一个不亚于安全性,但实际被考虑得较少的因素。

很多人都会问一个问题,我两三年内要买婚房,现在有点钱,买什么基金比较好。

我的建议都是,两年内有明确用途的钱,不要买任何股票和股票基金。如果有上述资产,从现在开始,马上制定退出计划。

这是因为,所有的投资都是在比较“风险收益率”。假如这两年内,股票跌到一个非常低的位置,实际上意味着持有股票资产的高性价比,理论上说,你应该改变原来的用钱计划,放弃房产投资。

可你买的是婚房,无论现在的股票跌到什么程度,你都不太可能放弃买房计划,你只能割肉——很可能是“永久性亏损”。

投资十年以上,时间是你的朋友;投资一年,时间是你的敌人。理解了这一点,流动性目标也有明确的界定:

1、十年内大概率用不上的钱(比如养老金),流动性应作为“放弃项”;

2、生活基本开支,不到两年时间内一定要用的刚性支出,流动性应作为“首选项”;

3、其他的钱,流动性一般是“控制项”,但也可能按你的实际需求来定。


界定清楚这三个因素后,就可以构建更针对自己实际需求的“不可能三角形”了。

五、四种人生的资产配置

背景设定:32岁男士或30岁女士,结婚一年,计划两年内生孩子,可投资金融资产30万,房贷每月1万,家庭税后收入3万……

我列了四种常见的人生计划

第一种人生:如果你对投资理财完全不感兴趣,也不想多花时间

你应该放弃不可能三角形中的“收益性”,即:你不可能战胜通胀,唯有知识才能在不提高风险的同时创造财富,就算是买股票或基金也要花时间研究。

一旦放弃了“收益性”的要求,理财就变得如你所愿的简单,把“安全性”作为首选目标,主要配置各种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4321”的配置就可以变成“7201”或者“8101”。

再把“流动性”作为控制指标,有明确用钱节点的钱,尽量保持金融产品的流动性;
完全用不到的钱,配置“定开型”理财产品和纯债基金,只配10%~20%的偏债混合型基金。

如果家庭收入较高,可以变成“6202”或“7102”,即加大保险资产的配置,理由很简单:你没有理财能力,就需要考虑到极端情况下,子女的生活水平少受影响,保险就要多配。

第二种人生:如果你既没研究能力,又想追求战胜通胀的收益

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你应该放弃“安全性”,追求收益性,再把流动性作为控制指标,配置比例变成“1261”,即只留10%高流动性的资金应对日常生活开销,20%的稳健资产应对节点性支出。

这个方案的重点是“6”的部分,你要把60%的资金投资到几个股票指数基金,并不断定投追加,熊市多买,牛市少买或暂停,长期投资,轻易不止盈。

由于股票资产的长期(注意这两个字)收益高于其他资产,A股和美股两头下注,指数基金投资又排除了小概率风险,放弃“安全性”意味着你能扛得住巨幅波动,那最终也会“求仁得仁”,得到想要的战胜通胀的收益。

这也是巴菲特指的路——普通人投资,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投指数基金。

第三种人生:在较远的时间点,有大额开支

比如说,你不希望你未来的孩子像你一样“卷”,想让他(她)接受较昂贵的体制外教育,走国际路线,虽然你的收入较高,但仍然需要追求高收益。

由于是一个比较远的计划,你可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把“收益性”作为首要目标,放弃“安全性”,多配权益资产;
后期再根据前期的收益,重新构建“不可能三角形”。

具体可以这样,首先把时间节点定在8年后——孩子上小学,由于8年的时候,中间大概率会出现一个大牛市,可以按“2341”(现在是熊市)或者“2431”(现在是平衡市)配置。

如果你的运气很好,在第三年就遇到了大牛市,实现目标有望,那就在牛市中渐渐放弃“收益性”,把“安全性”作为控制指标,并越来越注重“流动性”的时间节点管理,把配置变成“3421”,最后是“4321”,甚至在临近节点前临时变成更保守的“6211”。

如果投资不顺利,5年后,你意识到目标达成有一定难度,由于体制外私立教育是一个比较弹性的目标,它不是一次性开支,也不是一定要在小学就开始,那就把目标延后到小升初或更往后,继续当前的“不可能三角形”。

除此之外,未来的创业计划、出国移民计划,等等有重大人生计划的资产配置,都可以依照这个方案。

第四种人生:未来没有明确的生活计划,有多少钱办多大事

没有计划,那可以直接放弃“流动性”,接下来,就要考虑,你更想追求收益,还是更想追求安全性。

前面说了“对投资不感兴趣”的情况,如果你对投资感兴趣,愿意投入时间,也有能力研究,那就可以把“收益性”作为第一目标,把“安全性”作为控制指标。

研究的方向,如果时间有限,可以研究基金,配置比例为“2521”,如果兴趣很高,也可以研究股票,配置比例为“2251”。

如果投资了一段时间后,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风险偏好比较低、见不得收益率忽上忽下的人(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如此),那就应该反过来,把“安全性”作为第一目标,把“收益性”作为控制指标。

此时的最佳配置比例:40岁之前是“3421”,40岁之后是“4321”,这是因为,40岁之前,“收入资产比”高,抗风险能力更强,可以多配点基金。

你也许发现了,这几种方案,40岁之后都是“4321”,那不是跟开头说的平庸方案一样吗?

六、平衡、平稳还是平庸?

高净值家庭的4321,跟一般人的4321看上去配置一样,但在实际理财中,相差很大。

40%的固定收益部分,他们有银行VIP特供产品,能找到靠谱的信托产品,所有产品收益都会比你高一个点以上;

30%的基金资产部分,他们才不会去买张坤葛兰,他们的社交圈可以接触并识别到顶级私募产品,同样的市场风险,收益至少比你高5个点;

20%的高波动权益资产,他们不一定会放在股票上,而是有机会认购风险投资、一级市场股权,虽然风险不小,但资金量大可以分散投资。

资金量大,还可以找靠谱的专业人士打理。总体算下来,他们的4321比你的4321,每年稳定高3-5个点收益。

所以4321对高净值家庭而言是平衡,对大部分家庭而言就是平庸——对激进的人太保守,对保守的人又太激进。

三角形最具有稳定性,但资源的约束,让大部分人只是获得低水平的稳定性,远远无法达到满意的水平。

而通过不断更换“放弃项”、“首选顶”,让我们的产品、工作、人生获得更高水平的“不可能三角形”,帮助我们走出这种低水平的“稳定态”!

相关帖子

手机版|A8Z8连环画 ( 京ICP备11047313号-1 )

GMT+8, 2024-12-23 0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