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山城的街上,有一座二层楼房,门前长着一排高高的白杨树。“立新饭店”几个字浴着朝霞,显得分外清晰。
饭店革委会副主任柳振青,刚打开办公室的门,就听见桌上的电话机“叮呤呤”地响起来。他接过电话,兴冲冲地走出门外,迎面走来了胖乎乎的罗汉师傅。
他急忙招呼罗汉师傅:“喂!快来帮一下忙,把平板车上的菜卸下来,我要去接新分配来的服务员。”
柳振青紧蹬板车出门,在饭店门口的白杨树下,碰到五个背着行李、提着网兜的姑娘,正仰着头端详“立新饭店”的横匾,叽叽喳喳的议论着。
柳振青跳下车,心里想:这些年轻人真性急,晚接一步自己就跑来了。忽然姑娘群里闪出一个高个子,一把拉住他的手,叫道:“老柳师傅,你还认得我不?”
柳振青愣住了,定睛一瞅,只见眼前这姑娘,两根长辫儿,红朴朴的长方脸,一双明亮、闪光的大眼,两道微微挑起的眉毛······
这脸孔,使他非常激动,可咋也叫不上名来。不过,当年一个红卫兵飒爽英姿的形象却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你是杨······红卫兵!”“咯咯咯”姑娘被逗乐了。“嘿嘿!”柳振青也快意地笑了。
这个高个子姑娘,退后一步,“嚓”地立正:“敬礼!红卫兵杨逢春报到来了!”学着她的样,几个姑娘依次通报了她们的姓名。
柳振青热情接待她们进店。杨逢春放下行李,穿上洁白的工作服,对着镜子照照,满神气!就是两根辫子碍事,她拿起剪刀“嚓,嚓”两下,就把辫子齐耳剪去。
罗汉师傅走进屋,望着新来的姑娘,皱皱眉,对柳振青说:“咱培养青年厨师的事咋办?”柳振青面有难色,低声说:“以后再研究吧!”
杨逢春听了他俩的话,兴冲冲地问柳振青:“咱饭店要培养青年厨师?我算一个。”
柳振青把她从头到脚打量一番,微笑着说:“不中。”接着又解释说:“女的当厨师怕吃不消。”
“怎么,女的吃不消?咱徒步串联,日行百里;下乡到靠山屯,挖河修渠,放炮崩山,喂猪起圈,春耕秋收······啥活没干过?公司党委张书记都支持我们学着干,你还卡着不让。”
柳振青听杨逢春说的有理有据,只好答应她的要求。杨逢春的目的达到了,便一蹦多高,唱着歌下厨房去了。
柳振青回到办公桌上,拿出新来同志的履历表。他看到杨逢春那张表上填着:“年龄:22岁;政治面貌:中共党员······一九六八年十二月至一九七二年四月在本市青山公社靠山屯当社员······”
第二天,柳振青把罗汉师傅和杨逢春叫到一起,介绍了他们的师徒关系,并要求罗汉师傅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杨逢春。罗汉师傅对饭店培养女厨师,打心眼里不痛快,但又不好说,只得勉强答应下来。
罗汉师傅五十多岁,紫酱色的圆脸,头顶已经脱发。解放前曾开过一个只有三张饭桌的小饭馆。他掌勺,老婆烧火,请了小舅子帮忙当伙计,凑合着过日子。
文化大革命前他在“兴隆饭庄”当厨师,常常吹嘘自己:“受过名师指教”,“论技术在这座小城里不数第一,也排第二。”“利润挂帅”等资本主义经营思想在他脑子里的流毒很深。
文化大革命中群众批判走资派,他也受到了教育。但事后那一套旧思想并没改多少,心里常念叨:“上灶才算真本事!”
杨逢春头一天学厨,罗汉师傅就露了一手。他秤了三两肉,右手操起厨刀,自信地用拇指试试刀刃,然后“得得得”地切起来。
切完,他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故意甩甩手腕子说:“这第一关叫刀功,全凭腕子上的硬功夫。瞧瞧,一两六十刀,刀刀见肉,薄厚均匀。嗯,你来试试!”
杨逢春见他那卖弄手艺的神气,心想:“哼,想难倒我,你认错人啦!”她操起刀,拉开架式,“得得得”认真地切起来。
第二天学厨,罗汉师傅又露了一手。只见他左手平端大炒勺,右手操铁勺,使出全身解数,“叮叮当当”地炒起菜来。大炒勺在他手里那么一颠一颠,炒勺里的菜就“刷、刷”地直翻个儿,干净、利索!杨逢春看出了神。
这时,罗汉师傅开了腔:“这第二关是翻功,也叫颠勺。眼观火候,嗅别味道。炒菜的鼻子要顶舌头用,酸、甜、苦、辣、咸,一嗅便知。嘻嘻!这里头的学问深着哪!”
接着,他又斜着眼瞅瞅小杨,欲吐又吞地说:“我就是有点担心你们女······。”杨逢春截住他的话头问:“你是说我们女的干不好这行,是吧?这回呀,我的决心下定了,九头牛也拉不转!”罗汉师傅被问得不吱声了。
学厨第三天,是个星期日。饭店里,前厅熙熙攘攘,座无空席;后屋厨房里,烟雾腾腾,锅碗瓢盆一齐响。杨逢春前厅后屋来回跑,忙得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一擦。
正在这时,服务员小王走进后屋,一把拉住杨逢春,小声说:“刚来了几位顾客,要包两桌酒席,说是吃什么喜酒,你看咋办?”
杨逢春说:“没听说咱饭店有“包办酒席'这一项啊!”在一旁炒菜的罗汉师傅喜形于色地说:“好啊,只要他掏钱,咱就干!”
杨逢春心想:婚丧嫁娶,大吃二喝,这是“四旧”那一套,要坚决顶住这股歪风。便严肃地对罗汉师傅说:“咱立新饭店要处处走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做破旧立新的模范,可不能让几个钱弄得昏头转向!
一个学厨不到三天的徒弟,竟敢顶撞师傅?罗汉师傅非常恼火,但又不好发作,只好一拍打围裙,停了勺,掏出小烟袋,“巴哒巴哒”地抽起来。
杨逢春见这情景,心想:饭店是社会主义的一块阵地,在斗争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员不能后退一步。“冲上去!”她为自己下了一道命令,一挺胸脯,“蹬蹬蹬”,迈着大步,到前厅去了。
杨逢春向那几位顾客做了耐心的政治思想工作,又和小王一起帮助他们安排了一顿俭朴的饭菜。顾客非常感激,紧紧握住杨逢春的手,表示要向饭店服务员学习。
不一会儿,杨逢春满面笑容地返回灶房,把要做的菜,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罗汉师傅。罗汉师傅本想看看杨逢春怎么和顾客争吵,然后他再出去解围。没想到杨逢春圆满地解决了问题,他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罗汉师傅刚讨了一场没趣,正在闷头炒菜,不料杨逢春从前厅托着个头号大盘对他说:“一个农村来的车把式要求给烩烩。”
罗汉师傅扭头瞅瞅那盘子,见里面是两张家常饼,他鼻子一纵说:“立新饭店不搞“带料加工”。”说着头也不抬,还是“嗞嗞啦啦”炒他的菜。
杨逢春认为应当从工农兵的需要出发,坚持要烩饼。罗汉师傅早就憋着一肚子火,现在又见杨逢春成心与他过不去,便生气地说:“停下正常营业搞那个,我不干!
“我来干!”杨逢春跨前一步,一把拿过罗汉手中的炒勺,架在灶上,招呼小王把饼切好,认真地烩起饼来。
杨逢春学厨两天半就“夺”了师傅的勺,这可触犯了罗汉师傅的“尊严”,于是他恼羞成怒,摔炊帚,掼马勺,声称:“这样的徒弟咱教不了!”说罢气冲冲走出厨房。
柳振青了解到这场风波的原委后,觉得杨逢春坚持得对,就是态度太鲁莽了。他对小杨说:“如今你是个共产党员了,还那么毛毛躁躁的,多影响团结!”
杨逢春笑着说:“正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员,才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办事,在斗争中求团结。请你放心,我找罗汉师傅谈谈去。”
杨逢春来到罗汉师傅面前,把炒勺递过去说:“你是我师傅,我是尊重你的。但是,这炒勺掌在咱们手里,应当让它为工农兵服务。老路子不能走,你那套经营思想要好好打扫打扫!
罗汉师傅本想发火,但感到理屈,就没再说什么
杨逢春回到柳振青面前,向他建议说:“我们共产党员应该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作不调和的斗争!我提议咱店安个新灶,添上为带饭的顾客“带料加工”这个服务项目。
“可眼下哪有人手?到哪儿去请厨师?”柳振青犹豫地说。杨逢春感到柳振青眼里只有技术,没有群众。她“霍”地站起来,挺挺胸脯说:“上新灶,我算一个。”并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柳振青。
柳振青简直不敢相信,一个仅学了三天厨的姑娘,竟有这么大的勇气和胆量。他深深被感动了,慢慢站起来说:“那好,立新灶,我跟你搭个伴!”“太好了!”杨逢春高兴地跳了起来。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杨逢春经过激烈的路线斗争,显得更加朝气蓬勃,她熟悉了灶上的全部活计,当了服务小组的组长,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看到杨逢春茁壮成长,柳振青心里乐得开了花,他想:这下甭担心没有接班的啦!罗汉师傅也暗想:这黄毛丫头果真能上灶,有本事!他看到杨逢春有些地方还超过了自己,那种傲慢神气也减了许多。
感谢信、表扬信不断飞来,罗汉师傅也觉得脸上光彩。但细心的杨逢春明白,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人,思想改造是长期的,要耐心帮助他。
果然在一次班后会上,师徙俩又发生了矛盾。杨逢春提出:“最近有几位在附近施工的工人,天天来咱店就餐,顾客多,他们等的时间长。再说,长到饭店也太费钱。咱们得想个办法给他们解决一下。”
她的话,象是拨旺了一盆火,会上热烈讨论起来。有的说可以搞点“份饭”;有的说可以跟工人一块商量拟个食谱······。唯独罗汉师傅捧着一张报纸,一声不吭,心里说:“哼,又胡闹!饭店里办食堂······我还没听说过。”
“罗师傅,你是个啥意见,也跟大伙亮亮!”杨逢春扭过脸来说。罗汉师傅心想:“这分明是叫我的阵呢!”便嘻嘻一笑,说:“大家看着好就干吧!我,没意见。”
他本想不招惹这个浑身带刺、说话总离不开“路线”两字的姑娘。这是他多次交锋失败得来的教训。谁想到杨逢春紧追一句:“既然没意见,我看这个任务就交给你那个灶上吧。”
“不,不!”罗汉师傅急了,忙站起来摆手说:“在饭店里办食堂,要影响利润指标啊!依我看,咱管得太宽了吧!”
杨逢春早料到这一层,把眉毛一扬,高声说:“我们不管是办饭店还是办食堂,目的都是为工农兵服务,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方向去追求利润,国营企业也会变质啊!
眼尖舌快的小王一扫视罗汉师傅带着养目眼镜,便调皮地说道:“罗师傅!你那镜片是用啥做的?”“
水晶石,一块玉的。”“我看是两大钱儿,要不,你咋一睁眼啥也瞅不着,左眼看见的是钱,右眼看见的还是钱!”
“哈······。”小王的俏皮话把大家全逗乐了。杨逢春瞪了小王一眼,急忙制止说:“小王,要讲道理,不能讽刺挖苦!”
罗汉师傅恼羞成怒,站起身来,气呼呼地说:“岂有此理!”一扭身退出了会场。杨逢春急忙起身阻拦,没有拦住。
会上,大家又继续讨论了好一阵,除研究办好工人小食堂外,还讨论了如何帮助、团结罗汉师傅的问题。
第二天清早,杨逢春带着昨晚讨论后写的《请战书》闯进柳振青的办公室。不料当她双手把《请战书》递过去时,柳振青也从桌上拿起一张纸条让她看。她打开一看,是罗汉师傅的《请调书》。
原来,昨天晚上,罗汉师傅从会场退出后,就径直去敲柳振青的门,告了杨逢春一状,还递了这份《请调书》。柳振青虽然不同意罗汉师傅对杨逢春的评价,但他觉得利润指标也不能一点不考虑。
柳振青翻了一遍小杨送来的《请战书》,说:“罗汉师傅的意见也得考虑考虑。”小杨忙问:“怎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同志!这样下去“立新饭店'又要变成“兴隆饭庄'了······。
小杨的使话柳振青思绪翻腾,文化大革命的情景又一幕幕现在他的眼前:那是一九六六年夏,红卫兵破四旧,立四新的革命风暴席卷山城。杨逢春带领伙伴们到饭店进行革命串联
杨逢春手指“兴隆饭庄”门上的对联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是剥削阶级的生意经。”于是红卫兵小将便愤怒地砸了那块朽木牌,换上了“立新饭店”的红匾。
此后,她们多次来饭店和广大职工一起愤怒声讨刘少奇贩卖的“利润挂帅”等一套黑货。
杨逢春在一旁观察着柳振青脸上神色的变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当领导的,如果忘记了文化大革命对我们的帮助教育,看不到工农兵的需要,眼光总往钱里钻,就有走到邪路上去的危险!
杨逢春的话如同春雷贯耳,震荡着柳振青的心,使他深思、猛醒!他站起来,紧握小杨的手说:“好 吧,我跟你们一起干!
杨逢春拿起桌上的纸条,高兴地说:“关于罗 师傅的工作我们小组研究过了,晚上咱俩一块再找他好好谈谈!
晚上,杨逢春和柳振青来到罗汉师傅的家里,见他正坐在床上抽闷烟。柳振青语重心长地说:“罗师傅,还没想通吧?我们“立新饭店”,新,就要新在路线正确。文化大革命对我们的教育是不应该忘记的······。”
杨逢春又亲切地说:“罗师傅,在旧社会,你纵然有一套好手艺,也免不了破产、受人欺负。要记住旧社会的苦,新社会的甜啊!”罗汉师傅听后,心潮澎湃,不由想起他在旧社会开饭馆的情景······
那是一九四O年,罗汉师傅开小饭馆。一天,几个国民党匪兵闯了进来,大吃二喝之后,不仅分文不付还把罗汉师傅毒打一顿。
从此,小店倒闭了,罗汉师傅破产了,他只好到另一家饭店当伙计。新旧社会两层天,罗汉师傅经过回忆对比,心明眼亮,决心以实际行动向小将学习,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
一天,罗汉师傅正在为建筑工人做价廉味美的饭菜,小王一伙唱着歌来了。她一见罗师傅就坦率地说:“罗师傅,我向你检讨来啦!······”罗汉师傅忙说:“你们年轻人的思想真值得自己学习呀!”
当天早上,建筑工人得知饭店特意为他们办起了“小食堂”,非常感动,立即在工地开了会,决心用抓革命,促生产的实际行动,感谢饭店职工的支持。
午饭前,工人们来到饭店,见罗汉师傅穿着一套整洁的工作服从后屋走出来,便涌上前去,向他伸出一双双感谢的手:“老师傅,你们为咱工人想得太周到了。”“老师傅,你们不愧是人民的服务员。
“不,不,我做得很不够!”罗汉师傅被夸得满脸通红。他放下饭菜,不好意思地连连摆手,笑着说:“我······这思想,比起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小将差得太远了,唉······”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