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在线看

 找回密码
 注册

一文讲透“逻辑思维”:什么是逻辑思维?如何提升逻辑...

[复制链接]
whitaker 发表于 2023-12-11 11: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

这篇文章,可以在思考质量、说话艺术、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上,为大家提供极大帮助!内容较长,阅读时间大约20分钟

一、什么是逻辑思维?

首先,解释一下“逻辑”是什么意思:

逻辑是一个外来词,来自于希腊语“logos”,词义是“秩序、规律、理性和言辞”,西方各门学科的词尾“学”(logy)就是来源于“logos”,汉语“逻辑”由此衍生而来。

逻辑在中文的含义是:

1、客观事物的规律:例如“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2、某种理论观点,例如“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3、思维的规律、规则,例如“某个说法不合逻辑。”

4、逻辑学或逻辑知识,例如“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所以,逻辑思维到底是什么?

逻辑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阶段,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

通俗点说,逻辑思维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的,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方式。

在表达上的体现就是,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理由和依据缺一不可。

理由指的是主观上的观点;依据指的是客观上的事实。

逻辑思维是分析性的,按部就班做逻辑思维时,每一步必须准确无误,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的规则的思维方式,常称它为“抽象思维”或者“闭上眼睛的思维”。

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逻辑思维必须——有理有据。

什么是有理有据?看下面的两句话:

敬则怀忠,畏则怀乱,不治民则民怨怒,民怨怒则必生乱。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路》

这两句话看似环环相扣,回味无穷,仅是说话有逻辑的体现,但不算是逻辑严谨。

因为只有观点,没有依据,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看是很难有说服力的。

二、你的逻辑思维为什么这么差?

上干货前,大家需要先搞明白,有些人缺乏逻辑思维或者逻辑思维很差的原因。

你肯定遇到过这几个熟悉的场景:

1、听人家讲业务讲趋势,好像是听懂了,但让你复述表达,大脑直接空白了;

2、刷短视频,一个一个地刷,但死活想不出上个视频说了啥;

3、看辩论赛的时候,立场极不稳定,不管哪个选手说话,都觉他说得真对。

出现这些场景的原因,是我们陷入了被动接受信息的惯性思维,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


在《反惯性思维》一书中有一个“看手表”理论:

你觉得快到午饭的时间点了,然后你问我几点了,我看了眼手表,告诉你一个数字,你又把这个数字,告诉你旁边的人。

乍一看好像没问题,但你从来没想过自己买块表,总是在想知道时间的时候,去问别人。

这就是大多数人,总会陷入的惯性思维错误,总是习惯被动地去接受外部信息,也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问题,懒得思考,导致思维能力越来越差。

很多时候,逻辑思考能力差并不是你本身的“错”,而是你的思维已经形成了“懒惰”的惯性。所以,我们要学习逻辑思维,并用一些“手段”,找回主动思考的能力。

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思维本身并不复杂,只需掌握它的基本规律和几个方法,就可以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

接下来,先介绍逻辑思维的3条基本规律:

1、同一律

同一律的含义是,在同一个思维的过程中,反映同一个对象的思想是确定的,必须保持同一个含义,不能偷换它的含义。

也就是说,前后提及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同一!

什么是概念?

概念分为内涵和外延,例如说“产品”,它的内涵指“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新物体”。

外延就是所有拥有这个内涵的物体:苹果生产的手机,妈妈做的饭等等。

世上概念无穷多,人类创造的语言有限,一个词语可能会代表不同的意思,这就是人类语言的bug,容易被偷换概念。

现实生活中,总有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混淆概念”,举两个例子:

《韩非子》中有一则寓言,郑县有个姓卜的,他常常在外鬼混。
一天他的裤子弄出了一个洞,他买了新布,回家让妻子做一条新的裤子,他说“照原样”,于是他妻子把裤子按原来的样式做好后,在原来的地方剪了一个洞。

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但从逻辑的角度来看,他的妻子在有意地违反同一律。

如果故意违反同一律以达到某种目的,就称为“偷换概念”。

善意的偷换概念是幽默,恶意的偷换概念则是诡辩!

有一个布店里来了一个客人,要买两匹布。
老板拿给他之后,客人问,多少钱?
老板说,今天全场促销,只收半价。
客人想了想,就把其中的一匹布,还给了老板,然后转身就走。
老板索要货款,客人说:“我拿了两匹布,问你多少钱,你说半价,我就把其中的一匹布折合成一半的钱给你,我已经给了钱!”
老板一听,当场懵逼了。

这个逻辑有明显的逻辑漏洞,就是违背了同一律。

客人在整个论证过程中,偷换了“布匹”概念的内涵。

布匹和布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老板向客人要的,是布价,是钱。而客人偷换了内涵,把布料等同成了布价。

假设一匹布的原价是10元,两匹布就是20元。在全场半价的情况下,两匹布卖10元,客人拿走两匹退回一匹,相当于退还了5元。

拿走10元还5元,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2、矛盾律

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个思维中,关于同一对象的思想必须保持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也就是说,两个互相否定的命题,不可能都真,必然有一个是假的。

A说,我的盾牌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牌,可以挡住一切长矛;

B说,我的长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长矛,可以刺穿一切盾牌。

这两句话就构成了互相矛盾,但不是互相否定。

互相否定,指的是互斥:

比如,这把椅子是黑色的,它对应的矛盾是:这把椅子是白色,蓝色,红色等各种颜色之一。

比如,“这个证人的话都是真的”,它对应的矛盾是,“这个证人的有些话不是真的”。

比如,“你是个医生”,它对应的矛盾就是“你不是医生的所有情况,如老师、警察、司机等”

3、排中律

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关于同一事物的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都是假的,必须有一个是真的。

因此,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我们必须做出明确的选择,肯定其中一个为真。

比如说,我是一个学生,和我不是一个学生,不可能两句话都是假的。

把矛盾律和排中律放在一起,我们很容易发现,一旦两个结论互相否定,其中必定有真有假。

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维表述的明确性,只有遵守排中律,才能准确地进行表述,正确地进行思考。

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的情节,出过一道逻辑推理题,说的是,女主角问求婚者:

这里有三个盒子,分别是金盒子、银盒子、铅盒子。自己的肖像,就装在其中一个盒子里。谁能猜中,就嫁给谁。

金盒子上写着,肖像在这个盒子里。

银盒子上写着,肖像不在这个盒子里。

铅盒子上写着,肖像不在金盒子里。


以上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请问,肖像到底在哪个盒子里?

这个逻辑题看似很难,其实按照排中律和矛盾律思考,就能迎刃而解了。

根据排中律,互相否定的两句话,必有一个是真的。

根据矛盾律,互相否定的两句话,必有一个是假的。

“肖像不在金盒子里”,和“肖像在金盒子里”,这两句互相否定的话,一定有一句真话和一句假话。

同时,根据这道题的提示,三句话里,只有一个是真的。

现在,我们已经锁定了一句真话和一句假话。

那么剩下的那句,就一定是假话。这句话就是银盒子上写的,肖像不在这个盒子里。

既然这句话是假的,那么肖像就一定在这个银盒子里。

把思考的规则实体化,变成明确的规则之后,思考的逻辑就清晰了。

四、逻辑思维的方法

上面介绍了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了解了逻辑思维的基本信息。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思维方法:

1、分析和综合

分析指的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分析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

综合则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分析和综合是互相渗透和转化的,在分析基础上综合,在综合指导下分析,分析与综合,循环往复,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下面用科学家研究光的过程,举例分析和综合的运用:

1)在光的研究中,人们分析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认为光是微粒;
2)人们又分析研究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和其他一些微粒说不能解释的现象,认为光是波;
3)当人们测出了各种光的波长,提出了光的电磁理论,似乎光就是一种波,一种电磁波。
4)但是,光电效应的发现又是波动说无法解释的,又提出了光子说。
5)当人们把这些方面综合起来以后,一个新的认识产生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分析和综合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需要综合评估的事项,基本都会用到分析和综合的思考方法,比如面试招聘。

面试官会从各个方面对你提问,这就是典型的分析过程。

面试结束后,面试官会给自己留出综合考虑的时间,考虑你与应聘岗位的匹配度,你与其他应聘者的优势劣势等,最终才会给到应聘者结论。

2、归纳和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认知事物和思考的逻辑法则。

简单通俗来说:

归纳就是把具备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寻找共通点。

演绎就是把互相之间形成影响的因素,按照事物因果顺序、时间先后顺序,重要程度顺序排列出来,再寻找突破口。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归纳(龙,风,老鼠各为一类);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演绎(由太极开始,向后递推的顺序)。

在用归纳法时,我们一般是这么做的:

分析若干不同事物(思想、事件、事实)的主要特点;

找出其中的共性、共同点,然后将其归类到同一个组中,并说明其共性。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

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是研究的特殊场合,结论是将特殊场合归到一般原理之下得出的新知识。例如:

A、大前提:鸟都会飞
B、小前提:我是鸟
C、结论:所以我会飞

“归纳和演绎”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比如内容创作方面,我们可以收集行业的爆款文章,拆解其结构,然后归纳出爆款文章的一般套路;

最后,用我们总结出的创作套路,去输出一篇具备高流量潜力的内容。

当然,在活动策划、产品设计方面,同样可以借助“归纳和演绎”。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对同类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指的是人脑在比较和抽象的基础上,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的思维过程。

比如,我们对人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

从颜色上看,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等;
从个头上看,有高个、矮个、中等个子等;
从性别上看,有男人、女人等,这些都是关于人的个别属性。

而各种人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则是“能够借助于语言进行思维,会劳动”,把这一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叫做“抽象”,把这一特征推广到所有的“人”当中去,这就是关于人的本质特征的概括。

再比如,儿童经常看到鸟,并把它和其他动物进行比较,逐渐分清鸟的本质特征(有羽毛、卵生、会飞等)和非本质特征(大小、颜色等);

在此基础上,就能把这些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把具有这些本质特征的动物都称为鸟。

“抽象”和前面提到的“归纳”其实非常相似,都是从个别到一般。

但区别在于:“抽象”是从一系列事物中,找出它们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形成一个新的概念。

而“归纳”不一定找寻本质特征,而是在一系列相关事实中寻找规律,寻找共同点。

4、分类和比较

分类,是指根据事物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把事物分类。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归入一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归入不同类。

比较,就是比较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通过比较就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分类和比较其实是小学的知识,这里不再赘述。

除了上述的逻辑思考方法,比较常见的还有对比(求同、存异)和因果两种,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本篇文章不做细说。

五、如何提高逻辑思维?

在了解逻辑的基本规律和思考方法后,那我们在日常中该如何培养和锻炼呢?

以下提出几个方法,只要在生活中不断尝试和训练,说不定会收获自己想要的惊喜——短期内逻辑思维定能有所提高!

1、关注事实,剥离情感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女性发散性思维,毫无逻辑可言,但她们在怀疑男人出轨的时候,逻辑思维会立马直逼福尔摩斯!她们会冷静地做出一波操作:

1)大胆假设:这男的出轨了;

2)小心取证:查滴滴路线,外卖订单,看社交平台给谁点赞,翻微博小号,查开房记录;

3)高调解决:找闺蜜团支招,精通渣男的100种死法!

所以,当剥离了情感,没有逻辑的人也能变成“福尔摩斯”。

人们经常会说:

“他还小不懂事,你让着点他”——事实上年龄和懂事没有必然的关系,他懂不懂事跟我要让着他更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我对她那么好,她怎么还是离开我”——你对她好,是自愿的行为,而不是必然交换,但我们总是在这种自我感动里,认定自己对别人好,别人也会更珍惜自己。

不管感情多真挚,但在逻辑方面对便是对,错就是错,逻辑是理性的。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不夹杂任何私心,剥离你的情感体验。像一个不相干的旁观者那样,使用DCS法:

1)D-define 定义(是什么?)
2)C-check 核对(是这样吗?)
3)S-solve 解决(怎么办?)


就像你对象不让你充钱炒币一样:

抢走你的手机(这家伙肯定又充钱炒币了)!

打开交易所交易记录,刚刚充值了十万块,而且已经爆仓了(好家伙,又充钱了)。

最后打一顿(看你还敢不敢)。

这就是DCS法的用法。

2、数字举例 “第一…第二…第三”

有没有发现,一些大佬讲话,总是那么有逻辑性又那么有说服力?

仔细一分析就明白,他们涉及最多的词汇就是“第一…第二…第三”。

数字列举:第一、第二、第三,不仅能提高逻辑,还能让表达更有力,任何一段狗屁不通的话,标上序号,都会让人觉得很有逻辑、很专业。

例如,楚雨荨的经典台词:

第一,我不是拽!我是愤怒。
第二,我不叫喂,我叫楚雨荨。
第三 ,以后不要找我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不然我把你们变成真的猪头。

例如,我曾经用数字列举的方式,不小心发过一篇有毒的鸡汤文,但那条文章里正确的可能只有几条(文章目前已删),但大家看着就很舒服,点赞将近1000个,这就是数字列举的优势。

因为人的大脑也是懒惰的,本能地反感又长、又复杂的东西。(比如这篇长文,流量反馈就可能比较差)

当你跟好友或客户交谈时,主动分点列举,对方就可以少了分析和提炼的步骤,整个谈话过程很舒服,有重点,对方也会不自觉的认可你。

方法很简单但不低级,很多大佬都在用!

越简单越高效,这一点也非常适合小白,操作起来也不难,方法如下:

1) E-exhaustion穷举:准备一张纸,把自己的想法都写下来,之后熟练了,可以直接打腹稿;

2)M-merge合并:把自己意思相同但表达不一样的想法,放到一起进行总结;

3)S-sort排序: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按照这个顺序整理一遍,你的思维就更有逻辑性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也是面试官经常会问的“你觉得自己的优点是什么?”

第一步:先把自己的优点列出来:跟身边的人特别有礼貌,相处得好,喜欢沟通,学习能力也很强,比较吃苦耐劳,认真工作,工作能尽心尽力的完成,很有想法,在同行业工作了5年等等。

第二步:对上面的优点进行合并总结:擅长跟人打交道;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

第三步:分点排序:第一,经验丰富(暗示自己很适合);第二,工作能力强,有创造力和责任心(表达自己可以胜任);第三,擅长跟人打交道(团队合作和沟通)。

3、思维“反刍法”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改善自己的思维和思考,会看很多干货、买很多书,但依旧没有太大的提升。

这其实不是在学习,而是在“过知识”,一个劲儿地往脑子里塞,但一点儿都没有被吸收,所以需要去反刍。

就是把别人的高级思维,吸收转化成自己的,对于思维逻辑混乱的人来说,这个办法可以迅速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

到底怎么做?分享两个技巧:

1)说出来:复述法

找侦探推理类的高分影片或小说,类似《盗梦空间》或者《白夜行》这种,每隔10分钟,暂停一次,复述一遍你看过的内容。

等到全部看完,把整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并不断精简和缩短时间,这样完成两部电影,思维和表达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2)写出来:作文提升法

当运用“复述法”,让你说出来的跟心里想的无限接近的时候,就可以尝试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再像高中分析课文一样,看自己的逻辑有没有问题,不断修改完善,整个过程就是思维重塑的过程。

这两个技巧的底层逻辑就是“费曼技巧”,又被称为史上最强学习法,当你能把这个观点完整准确的表达出来时,你一定已经掌握了!

4、沉浸式“演绎法”

在碎片化的时代,大多数年轻人的思维都是观众式的。

也就是说,你的思维逻辑一直停留在“看戏”状态:

别人说啥就是啥,只要有点道理就可以认可。谁在发表观点,就被谁占据。

这听起来有些可怕,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

想要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得摆脱这种状态,把“观众式”变成“沉浸式”。

就是把自己代入到各个角色里去,自己思考,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

可用以下方法进行自我自我训练:

1)玩逻辑推理的游戏

如果有条件的,推荐去线下玩剧本杀,你会有自己的身份和任务,通过逻辑推理找到凶手。

如果觉得剧本杀过于复杂,从狼人杀开始练习也可以。网上也有很多推理游戏,比如说《密室逃脱》,全靠你自己寻找出去的路,逼着你独立思考。

2)打辩论

如果有条件一定参加一两次辩论赛,参加越多越好。

这可以让你身临其境地体验大脑飞速运转,找逻辑的紧张刺激感。我身边打过辩论的人,逻辑思维都不差。

没机会也没关系,多在网上看看辩论赛,每次看到选题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参赛选手之一,在规则内认真作答,去锻炼思维和逻辑,然后有条理地说出来。

5、学习最实用的“逻辑线”

逻辑思维真的不复杂,它就是现阶段,人们普遍认可的思考方式。

很多时候,更高级的思维方式,比如:结构化思维、SMART法则、SCQOR方法等,这些大多数时候都用不上,我们只要学习最常见的几种逻辑线,就足够应对生活中的问题了。

1)时间线

鲁迅曾经说过“如果你没有逻辑,时间就是最好的逻辑”。

公式就是,按时间顺序叙述,早上到傍晚,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

比如说,老板问你昨天干嘛了?你说,早上做了个文件,下午摸了个鱼,开了个会,下班前做了PPT,交了PPT就下班了。

2)故事线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谁+什么时间+在哪+因为什么/用了什么手段+做了什么事儿(如果没有可以酌情省略)。

比如,有人问你TFBOYS三个小鲜肉,哪个发展最有前途?你回答:

“嗨,要是没有前段时间那摊事儿,易烊千玺应该是最好的,这两年在影视圈混得挺好的,主演了几部电影,评价都不错,演技也被大众认可,意外的就是前段时间的那个事儿,最近几年应该会大受影响。”

你朋友肯定特认可你,说话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3)因果线

正所谓百果必有因,遇到问题的时候,不防多想为什么?

如果一个女生,总是在你面前说你女朋友坏话,你会直接相信,然后跟女朋友分手吗?

你肯定会在心里嘀咕,这个女子为何要这样?

不会吧?难道她看上我了?还是说单纯嫉妒我肤白貌美胸大腿长的女朋友?

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这个人都不是好人,赶紧离远点比较好。

多尝试一下这样的演绎思考,演绎推理能力会不断加强,逻辑思维会不断提升!

最后,总结一下:

逻辑思维是现阶段人们最普遍认可的思维之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现在很多人陷入了被动接受信息的惯性思维,失去了主动思考的意识,思维已经形成了“懒惰”惯性,导致思维能力越来越差,而这也是一部分人缺乏逻辑思维的原因。

本篇文章,大致科普了逻辑思维的定义、基本原理、方法以及提高逻辑思维的几个方法,希望对各位连友有用。

手机版|A8Z8连环画 ( 京ICP备11047313号-1 )

GMT+8, 2024-12-23 00: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