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在欧洲莱茵河畔的尼德兰国,有一位少年英俊的王子,名叫西格佛里。西格佛里立下大志,不过庸碌的生活,决心锄暴安良,救弱扶危,做一番大事业。
他游行四方,在岩石中得到一把巴尔蒙宝剑和一件隐身衣。穿上隐身衣,不仅能隐蔽自己的身体,还会一下子增加到十二个人的臂力。
凭着勇敢和两件宝物,他杀了一条毒龙,用毒龙血沐浴全身,使皮肤变得象坚甲一样,刀枪不入。
这位威武出众的英雄,被人们颂称为尼德兰之鹰;无数美丽的姑娘为之倾倒。但西格佛里却爱慕着勃银第国的公主克琳希德。他表示,除了克琳希德,谁也不娶。这使国王和王后十分担心。
原来克琳希德是勃银第国国王恭太的妹妹。恭太懦弱无能,国家权柄都操纵在奸臣哈根手里。哈根阴险毒辣,对谁也不怀好意。
国王担心勃银第国奸臣哈根会从中搞鬼,于是极力劝王子放弃这门亲事。
但西格佛里坚决地说:“当一个人的决心已定,就不应再有什么犹豫。”国王没法,只好派出成千武士护送王子到勃银第国求亲。但西格佛里只挑选了十二名武士随行。
他们日夜兼程,快疾如风,第七天的早晨,便到达勃银第国的国都瓦姆斯城。这队威武雄壮的骑士,惊动了瓦姆斯城的居民。他们向骑士们欢呼喝彩。
国王恭太隆重接待他们。但王子并没有向恭太表白自己的真实来意,只是说:“为了领教这儿武士们的技艺。”
西格佛里天天同恭太王骑马巡游,竞技行乐。每逢宫廷比武,公主克琳希德总爱悄悄凭窗观看。她被这位尼德兰王子出众的武艺和堂堂的风姿深深吸引住了。
公主对王子的爱慕一天天加深,而奸臣哈根对这位尼德兰英雄的嫉妒也一天天增加。
整整一年过去了,尽管西格佛里在勃银第国生活得很优厚,但他爱慕着的那位美人克琳希德,却连一面也没有见过。
突然,一个紧急的消息震动了勃银第国—萨克森王吕代格,丹麦王吕代珈斯特派来使者,向勃银第国宣战,扬言要把瓦姆斯城化为齑粉。
恭太王惊慌极了,马上召开宫廷会议。许多大臣和将军都主张和敌人决一死战,而哈根却极力主张求和。
恭太王拿不定主意,便把西格佛里请来。西格佛里说:“国家的荣誉,只有用剑才能保护。请给我一千壮士,让我为贵国效劳。”
恭太王听了非常高兴,马上下令召集他的军队。西格佛里从中挑选了一千名精壮的士兵,准备出击。
在萨克森边境,萨克森和丹麦两国汇合了大军四万余名,准备向勃银第国大举进犯。不等敌人压境,西格佛里就挥军渡过莱茵河,向萨克森进发,要把敌人围在本土。
两军在萨克森的边境相遇。西格佛里看见敌阵中一位手拿金盾的将军,正向这边窥视。这就是丹麦王吕代珈斯特。
两人怒目相视,彼此举枪直刺对方,你一剑,我一枪,宝剑与头盔相碰,发出火花,在原野上铿锵作响。
几十个回合,西格佛里的宝剑洞穿了丹麦王的胸甲。吕代珈斯特象皮囊似地摔下马来,当了俘虏。丹麦军队象潮水似地溃退。
西格佛里把吕代珈斯特押解回营,又急忙下令升起军旗,传令与萨克森大军开战。西格佛里在三军之前看见了吕代格王。两人怒气冲冲,挥舞刀枪厮杀起来,打得天翻地覆。
最后,吕代格王的盾被西格佛里的宝剑打得片片纷飞,只好下马求饶。
西格佛里把吕代格作为人质带回勃银第国,凯旋而归。勃银第国举国欢腾,恭太王举行盛况空前的祝捷盛宴,欢迎大获全胜的西格佛里和众武士。
恭太王破例让母后乌台带着公主克琳希德参加这次盛会。美丽的公主象一道早晨的阳光,在成百宫女的伴随中姗姗而至。
西格佛里被允许走上金殿,接受公主的热情致候。这样,他们便彼此心心相印了。西格佛里向恭太王提出要娶克琳希德,恭太王却向他出了一道难题。
原来,在冰岛有一位美丽绝伦而又武艺高强的女王,名叫布伦希德。谁要娶她,都必须同她比赛三项武艺,只有全胜她,才可赢得她的爱情,否则就要死在她的手里。
恭太王十分倾慕布伦希德,但自知不是她的对手,一直不敢向她求婚。现在,他要西格佛里帮忙,以此作为西格佛里娶克琳希德的条件。
西格佛里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他带上宝剑和隐身衣,随恭太王航行到冰岛去。同行的还有哈根和他的弟弟旦克瓦特。
航行了十二天,他们到了冰岛的伊森斯坦城堡。在宫殿的窗前,他们看见一位神情冷峻而又异常美丽的姑娘,她就是布伦希德女王。她身后伴随着一群少女。
女王领了百名宫娥和许多武士,在辉煌的宫殿中迎迓了这四位贵宾。西格佛里向女王表明他们的来意。女王冷冷地答应和恭太比武。
比武场上人山人海。七百名武士执剑站在两旁,担任裁判的西格佛里趁人多拥挤,回到小船上把藏在那儿的隐身衣穿上。当他再回到比武场时,谁也看不见他了。
众人抬来了一根三百五十磅重的长枪,接着十二位孔武有力的壮士抬来一块大石头。先赛投枪。女王和恭太王远远地面对面站着。女王右手紧握那根长枪,左手拿盾,威风凛凛。
恭太王也擎着枪和盾。当他索索发抖时,盾牌被站在身旁的西格佛里抓过去了,而恭太还是假装举着盾。谁也看不出其中的奥妙。
女王向恭太投出长枪,西格佛里举起盾牌抵挡住。只见钢盾火花四迸,装模作样的恭太在钢盾后安然无恙。
西格佛里拿过恭太王手上的投枪,为了不把女王刺死,把枪尖朝后,枪尾向女王掷去。投枪呼啸着向女王飞去,有如千军万马,把武艺非凡的布伦希德撞倒在地。
布伦希德慌忙站起来,随即举起那块巨石,把它掷到十二寻以外的远处。接着,女王又纵身一跳,比那块巨石还落得远,落得早。
隐身的西格佛里把巨石更远地掷出去。而且跳得比女王更远,在跳时还揪起恭太一起跳。
女王只好服输。当众宣布:“众位臣民,从今以后,你们都隶属于国王恭太了!”恭太喜出望外,哈根和旦克瓦特以为恭太取胜是神灵保佑呢。
勃银第的京城瓦姆斯五彩缤纷,载歌载舞,迎接恭太王一行胜利归来。母后乌台和公主克琳希德亲自到沸腾的岸边迎接。
国王履行自己的诺言,把妹妹克琳希德许配给西格佛里。这样,恭太和布伦希德,西格佛里和克琳希德两对新人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西格佛里大功告成,告别勃银第国的国王和臣民,携同新娘归国。
尼德兰国王和王后在欢迎儿子、儿媳之际,为儿子举行了加冕大典。尼德兰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西格佛里继承了父王的一切权力,成为尼伯龙根宝物的主人。
西格佛里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把宝物拿来周济贫苦的人们。
西格佛里登极后,十二个年头过去了。美丽的王后给他生下一位太子。在勃银第国那边,布伦希德也生下一个儿子。
骄傲的布伦希德在勃银第国越来越专横了,哈根成了她的心腹,常常帮助她斩除异己,欺压善良的臣民。为了得到尼伯龙根宝物,她与哈根定下毒计,要丈夫邀请妹妹与妹夫到勃银第国来作客。
克琳希德思念家乡,对哥哥的邀请真是求之不得。于是与丈夫一道启程回娘家。
布伦希德有意侮辱远道而来的尼德兰王后,要克琳希德跟在自己的后面走进教堂。但克琳希德为了维护尼德兰王后的尊严,却抢先一步。于是两位王后争吵起来。
这时恭太王、西格佛里和哈根等人走来了。恭太王斥责妹妹无礼,克琳希德受不住委曲,伏在西格佛里怀中啜泣起来。
西格佛里抚慰爱妻:“如果让我们在这儿受辱,那我们就及早回尼德兰。”哈根却挑拨说:“我们决不容忍这样骄横的客人侮辱我们尊贵的王后!”
昏庸的恭太王手足无措,只好叫各人分别回宫中寝息。回到宫中,哈根向国王献计说:“杀死西格佛里,你就能占有尼德兰国土和尼伯龙根宝物了。”恭太默默点头。
第二天,当西格佛里夫妇向恭太王辞行时,突然有三十二名使者向恭太王递交战书。其实这些使者是伪装的。
恭太王装出又愤怒又忧愁。西格佛里不忍勃银第国再遭 到别国欺凌,当即表示不念旧恶,暂不回国,帮助勃银第国抗击敌人。
大旗已经树起,武士们全副甲胄,在宫廷前集合。谁都不知道这假戏后面的阴谋。
这时,哈根走到克琳希德跟前,假意求她谅解。王后表示:在勃银第危难之秋,不应记下什么仇恨。并希望哈根在战场上好好保护她丈夫。
哈根乘机追问:“应如何保护他?”王后说:“当年西格佛里沐浴毒龙血时,一片菩提叶落在他的两肩中间,龙血沾不到,成了他致命之处。请你尽力保护他这个地方。”
“遵命!”哈根说,“请你在他衣服上缝上一个暗记,好让我暗中保护他吧。”善良的尼德兰王后竟然照办了。
西格佛里和哈根率领大军,到达边境。扎下军营,哈根便邀请西格佛里到森林里打猎。
西格佛里纵横驰骋,杀死了许多野猪、野牛、麋鹿、狮子、大熊。太阳偏西,狩猎队伍带着大批猎物回营。
路上,西格佛里口渴舌焦,便跪在泉边俯饮清冽的泉水。哈根瞅准机会,马上取过枪矛,对准西格佛里,向战袍上王后为他刺绣的十字暗号直刺。枪矛深深地插进西格佛里的致命地方。
西格佛里象一头受伤的雄狮,大吼一声,山摇谷应,大地抖动。哈根被那巨大的吼声震跌,连翻几个跟头。
这位尼德兰之鹰血已流尽,倒在野花丛中。他光辉的生命结束了。西格佛里的尸骸被送回瓦姆斯都城。克琳希德看见惨死的丈夫,晕倒了过去。
悲痛之际,克琳希德王后明白了凶手就是哈根。她要每一个勃银第国武士从丈夫的尸体旁走过,如果是凶手,尸体就要流血。果然,当哈根走过,西格佛里的伤口涌出鲜血。
尼德兰武士们个个拔出刀剑要杀哈根,但被克琳希德阻止了。国王和哈根在武士们的震怒之下,仓惶退走。
克琳希德和她忠诚的武士们,在西格佛里尸骸旁守丧,三天不饮不食。三天后举行了庄严的葬礼。勃银第国一片深沉肃穆。
克琳希德接受了母后乌台的恳请,暂且留居勃银第国。命令随行的尼德兰武士们先行回国。克琳希德朝朝暮暮到丈夫的墓前献上鲜花,淌下热泪。
哈根对尼伯龙根宝物却是念念不忘。他怂恿恭太王同他的妹妹言归于好,以骗取尼伯龙根宝物。恭太花言巧语骗取妹妹的谅解,克琳希德终于宽恕了她的兄长。
恭太王又按照哈根的计策,通过母后乌台,唆使克琳希德把尼伯龙根宝物取回来,用十二辆大车运回勃银第国。
哈根趁恭太王一家出门远行的时候,命人把尼伯龙根宝物全部沉到洛亥附近的莱茵河中,并把藏宝的人统统杀死。
恭太王虽然对哈根的恶毒手段不满,但哈根在朝廷中早已得势,这毒辣卑鄙的家伙,于是成了勃银第国炙手可热的权臣。
克琳希德失去了丈夫,如今又失去丈夫遗留下来的稀世珍宝,悲痛已极。至此,她方才知道,对待恶人决不能稍存善心。每天她都思量着复仇。
王后在痛苦之中又渡过了九个年头。一天,匈奴王艾柴尔突然派了他宠爱的武士路狄格,带领五百名铁骑来到瓦姆斯城。
原来艾柴尔王的王后去世了,需要物色新王后。他对克琳希德十分仰慕,今天派路狄格千里迢迢到勃银第国来替他求婚。
恭太王正想把这个碍眼的妹妹送往远方,便满口答应这门亲事。但克琳希德痛苦地极力反对。路狄格只好亲自劝说克琳希德,并发誓为她报仇雪恨。她动心了,应允了。
母后乌台让女儿带走一百零四名千娇百媚的侍女。母女俩挥泪依依惜别。
回国的武士们拥着这位勃银第国的公主,飞骑而去。不知走了多少昼夜,渡过多少山川,终于走到匈奴边境。
艾柴尔王和他的主帅提特利赫率领一千名仪仗队,亲自前往边境迎接。艾柴尔王看见勃银第公主的花容月貌,欢喜异常;所有的匈奴武士都暗暗赞美这位佳人。
匈奴的京都艾柴尔堡披上节日的盛装,人们用极大的欢娱和无以复加的盛情,迎接他们的新王后。这位新王后获得了艾柴尔王的宠爱和信任。
七年后,王后生了一位太子,取名奥特利布。奥特利布转眼便已五岁。在匈奴的十二年里,克琳希德没有一天忘记复仇。她再也不能等待了,决心把哈根诱到匈奴来。
一天晚上,克琳希德对匈奴王说她希望见到勃银第的亲友一面。匈奴王慷慨答应,并派两位乐师为使臣,到瓦姆斯去邀请恭太和他的朝臣。
临行前,克琳希德把两位乐师召来,暗暗叮嘱他们:一定要让哈根同来。事成之后,定得重赏。
乐师一行日夜不停地赶到瓦姆斯,觐见了恭太王,转达了大王的问好和诚意的邀请。
恭太王最初有点疑忌,但母后极力怂恿他到艾柴尔堡看看妹妹。恭太王不敢违抗母命,勉强同意了。而哈根心怀鬼胎,不敢随同前往。
两位乐师晋见了乌台王后,盛情邀请哈根。母后便在众人面前嘲笑哈根,说他连这种友好访问也没有勇气。为了面子,哈根只好硬着头皮答应随行。
一千零六十名武士和九千士兵,拥着恭太王和哈根就道。在从瓦姆斯到艾柴尔堡的路上,旌旗蔽日,尘土飞扬。
行行重行行,不知费了多少时日,他们才到达匈奴人的国境。艾柴尔王用极为隆重的礼仪接待了他们。克琳希德怀着复杂的心情在亲友们中周旋。
为了欢娱远道而来的客人,艾柴尔王举行了盛大的比武会。一位气宇轩昂的匈奴武士骑马驰入场中。
哈根为了表现勃银第武士的威风,让克琳希德知道自己不好惹,打消她复仇之念,便命他的一位枪法高明的武士拍马进场,一枪刺死那个武士。
哈根又率领勃银第武士在场中驰骋,演出各种绝技。在场观看的匈奴人发出喧哗,匈奴武士取出宝剑和军盾,决意为死去的武士报仇。
艾柴尔王看看势头不对,马上按息匈奴人的愤怒:“客人们把匈奴武士刺死,是无意的。你们要和贵宾们和好,把纷争平息!”说完便把勃银第客人请到大厅休息。
克琳希德见比武挑不起双方厮杀,达不到复仇目的,便暗地里请求主帅提特利赫帮助,要他为自己报仇,但主帅没有答允。克琳希德只好含泪向王弟布乌代尔请求。
见义勇为而又生性鲁莽的布乌代尔答应了。他离开克琳希德后,就遇上哈根的弟弟旦克瓦特。布乌代尔不由分说,挥刀直取旦克瓦特。
旦克瓦特敏捷地躲开,拔出宝剑对准布乌代尔一砍,那位鲁莽的王弟便倒在血泊之中。匈奴武士见王弟被杀,背着艾柴尔王,与勃银第武士展开了剧烈的搏斗。双方死伤惨重。
匈奴武士越聚越多,把旦克瓦特和他们的武士团团围住。最后只有旦克瓦特一人奔逃出来,把事情向哈根禀告。
一不做,二不休。哈根提着剑,召集他的全体武士和兵丁去迎击匈奴人。
哈根刚走出不远,便看见克琳希德的爱儿在保姆身旁玩耍。哈根心一横,冲上前去,一剑结束了幼主和保姆的性命。
当艾柴尔王和恭太王发觉双方已在浴血搏斗时,战火已越烧越旺,想平息战斗已来不及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决一死战。整个宫廷里里外外,刀光剑影,人喊马嘶,杀气腾腾。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恭太王为了活命,派人前来向艾柴尔王求和。克琳希德庄严宣称,除非把哈根交出来,否则一定要把战争进行到底。
晚上,战斗暂时寝息。克琳希德为了鼓舞士气,出现在三军之前,给忠诚的武士犒赏。三军将士发誓向匈奴王和王后效忠。
第二天朝暾初露,大战又起。两位国王亲自督师。战云弥漫,金鼓雷鸣。
匈奴王的宠将路狄格勇冠三军,剑光起处,敌军披靡,实现了他十二年前许下的为克琳希德报仇雪恨的诺言。但他终于倒在敌人的刀枪之下。
匈奴王见他的宠将牺牲,哀恸非常。他一跃而起,发出狮吼,挥军猛进。成千成万的匈奴人直插入敌阵,勃银第人经不住这强大的冲击,纷纷溃退。
勃银第人全军覆没,只剩下恭太和哈根负隅顽抗。提特利赫主帅要他们投降。哈根却持着暗害西格佛里时偷去的巴尔蒙宝剑,冲向提特利赫。
提特利赫施展了非凡的武艺,终于砍伤了哈根,把他生擒。接着又把孤立无援的恭太王俘虏了。
两个最后的俘虏被捆绑着送到匈奴王和王后跟前。提特利赫把从哈根手中夺回的巴尔蒙宝剑双手交给克琳希德。
在朦胧的幻觉中,克琳希德仿佛看见西格佛里飘然从云中落下,微笑着向她走来。又仿佛看见她的儿子张开小嘴喊着:“妈妈!”
她咬紧牙关,揩干眼泪,紧握着西格佛里的巴尔蒙宝剑,用缓慢而有力的步伐,径直走向哈根的面前······
王后复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