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华北平原上,解放军某部的一支医疗小分队身披彩霞向前挺进,“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的嘹亮歌声,伴随着整齐的步伐,使这支队伍显得特别精神。
走在队伍最前边的是医疗队长佟维民同志。他们这支年轻的医疗队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凯歌声中诞生的,其中年龄最大的才二十八岁。人们都称赞他们是卫生战线上的初生牛犊。
一年前,他们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发扬敢想、敢干、敢于实践的革命精神,用针灸的方法治好了失明多年的战友的妈妈张大娘。今天,他们为了让更多的盲人重见光明,又根据党委的指示,向第一盲校进发。
第一盲校是一九五八年创办的。在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盲童们高高兴兴地读书学习,过着幸福的生活。
盲校领导张霞老师在旧社会受尽了资本家的迫害。她经常以自己的悲惨经历教育盲童:翻身牢记阶级苦,幸福不忘毛主席。
盲童眼盲心明,衷心热爱毛主席。虽然他们读书靠手摸,写字靠锥子扎,但他们刻苦钻研,努力读毛主席的书,学习社会主义文化课。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是盲童永远难忘的日子。这天,毛主席检阅红卫兵时,领导上把他们安排在最前面。
可是,在这最幸福的时刻,他们无法看到毛主席。盲童们急得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盲童们有眼看不到毛主席的光辉形象,有手不能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们多么渴望自己的眼病能够治好啊!可是,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干扰,他们跑了不少大医院,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
今天,盲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毛主席派来亲人解放军,他们的心情怎能不激动呢!盲童们兴高采烈,敲锣打鼓,夹道欢迎解放军医疗队。
佟队长激动地对盲校师生说:“毛主席派我们治盲来了!”顿时,盲校沸腾起来。“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的欢呼声响彻盲校上空。
张霞老师握着佟队长的手,含着热泪说:“毛主席派你们来治盲,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对我们盲人的最大关怀,太感谢你们了!”
盲童韩春生、孙小玲听说解放军来校治盲,高兴得彻夜不眠。他们又蹦又跳,拉着解放军叔叔的手,不断地问这问那。
医疗队的同志们放下背包,就来到师生中间,和他们进行亲切的交谈,了解盲童得病治病的情况。
长期未见光明的盲童,多么希望早日复明啊!一个盲童对医疗队的同志说:“叔叔,我十年看不见了,要是不能全治好,只要让我看见一点亮,扔掉手里的摸路棍也好啊!”
盲童韩春生说:“叔叔,我多么希望治好眼睛,将来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啊!”
盲童急盼复明的心情感动和激励着医疗队的同志们。他们恨不得一下使盲童看到光明。他们合理安排了盲童上课和治疗的时间,认真地检查每一个盲童的病症,针对不同的眼病,开始了精心治疗。
一天,卫生员小赵给孙小玲扎针时,碰到了细血管,眼睛出了一点血。
小赵正起针时,突然背后有人大声说:“了不得,怎么扎出血来了!”小赵回头一看,是盲校校医郭钱福。
佟队长走过来解释说:“郭校医,你忘了,眼区血管细密,扎针出血是常发生的情况。”郭钱福一听,笑了笑说:“啊!对对对!快跟我来用热手巾敷一敷吧!”
郭钱福把小玲领到自己宿舍里,给她焐着眼说:“我当医生忘掉的也比他们知道的多,从没听说扎针能治眼。快一个月了,有几个能看见的?扎出血来还说是常有的现象,真把孩子不当人。”
这些话使天真幼稚的小玲犹豫起来。第二天,她就不愿扎针了。同时,一向积极配合扎针的盲童也不那么热心了。说也奇怪,就连盲童们的歌声、笑声也比以前稀少了。
这些情况,医疗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分头找盲童谈心。一个盲童不安地问佟队长:“叔叔,听人说眼穴通心,扎针出血多了有生命危险,是真的吗?”
盲童的问话引起佟队长的注意。他觉得这话不象是从盲童口里讲出来的。可是一连问了好几个盲童,他也没找到带头散布这话的人。他怀疑地沉思起来。
第二天下午,佟队长走访盲童家长,刚进街口,远远看见一个人正低着头从韩春生家走出来。
那人走近了,佟队长才认出是郭钱福。郭钱福一见佟队长,赶忙打招呼说:“听说孩子们怕扎针,我也挺着急,今天抽空来做做工作。”佟队长想了想说:“郭校医,你对盲童挺关心哪!”
郭钱福不自然地回答:“哪里,哪里,和解放军比还差得远呢!”佟队长又问:“郭校医,你走访了哪几家?”郭钱福打了个顿,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只走访了张云家、
晚上,佟队长正在想着下午遇到郭钱福的问题,张霞老师来了。她说:“我找你研究个情况。”随后她就说起最近她感觉到的一些不正常现象。
“郭校医这个人历史复杂,自到盲校以后,连盲童宿舍的门也很少进。前年五月,有一天盲童张玉发高烧,我叫他去看看,他说什么今天是星期日,不是看病时间····
“可自从你们来了以后,听说他常在盲童宿舍转来转去,一会儿找这个谈谈,一会儿找那个聊聊,好象变了一个人。
“据我了解,凡是他接触比较多的盲童,过去治盲比较积极的,现在对治盲都不那么热心了。我看他突然对盲童‘关心’起来,说不定是有什么目的。”
佟队长说:“我也有些怀疑。今天下午,我亲眼看见他从韩春生家出来,可他偏说没有去。我看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他们正谈着,一个盲童推门进来递给张霞老师一张纸条。张霞老师摸了摸递给佟队长说:“这是韩春生写的请假条。”佟队长心想,今天上午春生在学校还是好好的,怎么下午郭钱福一去,他就突然病了呢?
这一连串的问题更引起佟队长和张霞老师对郭钱福的注意。他们反复学习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意识到治盲中同样存在着阶级斗争,决定立刻向校党支部和革委会汇报,研究对策。
党支部和革委会决定:一面进一步调查郭钱福的历史,追查谣言的来历;一面对盲童深入进行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教育,增强他们的识别能力。学习班上,张霞老师又用自己的血泪史控诉了万恶的旧社会。
“解放前,我家里很穷,爸爸、哥哥很早被旧社会夺去了生命。我和妈妈忍饥挨饿,靠挖野菜度日。
“我七岁那年害了眼病,疼得一天到晚直哭。那时候,穷人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治病?妈妈急得不知咋办才好。
“后来,听说城里有一个洋人开办的医院专治眼病。妈妈咬咬牙,借下高利贷,把我送去治疗。
“可是,在旧社会我们穷人的命连一根草也不如。一个资产阶级医生为了供给他的美国主子搞试验,不但没给我治病,反而惨无人道地挖去了我的双眼,使我终身残废。
“我妈妈悲愤之下也哭瞎了眼睛。我们的日子更难过了。我仗着手里的这根棍子,领着满腔仇恨的妈妈沿街乞讨。后来,妈妈她······”
张老师擦着眼泪讲,盲童们流着眼泪听,在旧社会有这种悲惨遭遇的何止张霞老师一个。盲童们不断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万恶的旧社会!”
“解放后,党和人民把我培养成盲人教师,还给我安上了假眼,现在又让我做领导工作。我们盲人过去那种死活无人问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同学们,没有毛主席能有我们盲人的今天吗?”
张霞老师又语重心长地说:“大家再想想,前些年在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的干扰下,我们盲人的眼病还是不能治。今天,毛主席派亲人解放军给我们来治疗,我们应该积极配合才是呀!”
忆苦思甜,使不少盲童提高了阶级觉悟。不到校的盲童都纷纷回校治疗。孙小玲同学还向医疗队揭露了郭钱福给她们讲的一些情况。
为了减少盲童的痛苦,提高疗效,医疗队的同志们反复在自己身上试扎,寻找穴位。他们宁可在自己身上试扎千针,决不在盲童身上错扎一针。
有一个穴位是治疗眼病的主穴,但过去的针灸书上规定只能扎三至五分。实践证明,扎到这个深度收不到很好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医疗队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卫生员小赵提出深扎这个穴位的建议。他说:“书上的经验也是前人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要为阶级兄弟解除痛苦,就要用自己的实践来发展前人的经验,决不能被这三至五分绊住脚!”
经过认真地分析研究,大家都同意小赵的意见。一致认为深刺这个穴位可以加强针感,促使视功能恢复,不会破坏视神经。于是他们决定深扎,并且制定了安全措施。
“先在我身上扎!”“先在我身上扎!”医疗队的同志们都争着要在自己身上试扎。佟队长大声说:“都不要争了!”他拿起针来,要小赵在自己身上扎。
小赵接过针来,感到这根小小的银针有千斤重。他精心准确地在佟队长身上的穴位上开始了试扎。
扎到一定深度时,佟队长抖动了一下。再往深扎会不会发生危险,小赵担心地停止了进针。“扎!大胆地扎吧!瞎,瞎我一个,残,残我一个,不入虎穴,怎能抓住虎子。··佟队长鼓励小赵继续深扎。
银针继续深入,佟队长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小赵要拔针,佟队长坚定地说:“还没有强烈的通电感,继续往深处扎!”
这时,站在窗外的一位中年妇女突然推门进来,拦住小赵,心疼地说:“队长,你们为孩子把命都豁上了,要爱护一下自己呀1”这位大嫂原来是韩春生的妈妈。她在窗外已经看了多时啦。
佟队长连忙扶春生妈坐下,亲切地说:“大嫂,为了让孩子们早日复明,我们疼一点没什么。”说罢,佟队长要小赵继续深扎。
看着佟队长消瘦的面孔,春生妈说什么也不让小赵再在佟队长身上试扎了。她恳切地说:"队长,为孩子治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可不能把身体搞坏呀!要扎,就在我身上扎吧!”
佟队长感激地说:“大嫂,你的心意我们领会了。不过,只有在自己身上扎,才可以体会针感。人民战士的身体永远是属于人民的。”佟队长要小赵进一步深扎。
室内的空气格外紧张,大家屏住呼吸,眼睛紧紧地盯着银针。针一分一分地进,同志们的心一分一分地往上提。突然,佟队长感到前脑一阵发麻,眼前如闪电一般,他立刻喊了声“停!”
小赵拔出针来,疗效最好的深度找到了。这三至五分以内的穴位“禁区”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战士打破了!
站在一旁的春生妈,两眼涌出激动的热泪。她明白了,自己不让春生到校是上了郭钱福的当,她当众愤怒地揭穿了郭钱福的谣言。
春生妈说:“前几天,郭钱福跑到我家说:'春生的病许多大医院都治不了,那几个娃娃兵,就凭几根干针,能治得了吗?大嫂,你可得多留神,不能让他们在春生的眼上瞎扎啦!'
“我说:'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怎能瞎扎呢!'这家伙见我不信,又添油加醋地说:'你不信,昨天我亲眼看见一个孩子的眼睛被扎出了血,今天就发高烧起不了床啦!哼,人心难测呀!说不定他们是来搞试验的。
“一提起搞试验,我不由得想起了解放前的旧事。那年,春生的哥哥春祥发高烧,眼里起了白衣,跑了几个医院不给治,没想到在一个外国佬的医院里把一种试验药注射在孩子身上,孩子痛得直抽筋,很快就死了。
“孩子惨死的样儿,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从那以后,只要听到'试验'两个字,我就心惊肉跳。郭钱福说解放军搞试验,我并不相信,可春生听了郭钱福的话,说啥也不愿到学校来了。
“早晨,张霞老师去我家,劝春生到学校来,我把郭钱福的话告诉了张老师。后来我想,也得找解放军同志反映一下,所以就来了。”
讲到这里,春生妈难过地低下了头,惭愧地说:“队长,我没有积极支持春生治病;实在是对不起医疗队啊!”
佟队长完全清楚了,近来一系列的奇怪现象果然都是郭钱福在捣鬼。他对春生妈说:“大嫂,不要难过,郭钱福想造谣破坏咱们的治盲工作,他的阴谋是不能得逞的!”
春生妈回到家里领着春生来到学校。他一再叮嘱春生,要听解放军叔叔的话,要为革命治眼,长大了好好地为人民服务。
经过群众的大量揭发和有关部门的帮助,查清郭钱福原来就是解放前那个帮着洋人搞试验的人,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为帝国主义效劳的忠实走狗。
解放后,这家伙畏罪潜逃、改名换姓,一九五八年又混进盲校当了校医,妄图潜伏下来,伺机而动。
他对解放军来校治盲非常仇视,所以造谣煽动,企图把解放军医疗队挤出去。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狐狸尾巴刚一露出来,就被抓住了。在铁的事实面前,他不得不低头认罪。
活生生的阶级斗争事实深深地教育了盲校师生,部分受骗不愿治疗的盲童都前来参加治疗了,有的还能够主动配合。
一天,佟队长在给韩春生扎针时,小韩的身子突然抽动了一下,佟队长马上停止,关切地问:“疼得厉害吗?”
春生咬咬牙,坚定地说:“叔叔,没啥,你放心地扎吧!扎好了,你们就从我身上总结经验;扎不好,你们也可以从我身上吸取教训。”
春生主动配合,佟队长很受感动。他精心准确地扎着,第一疗程接近完成时,韩春生双眼的白衣逐渐减退。一次佟队长给小韩扎针,刚拔出针来,韩春生惊喜地说:“啊!我眼前有点发亮啦!”
佟队长赶忙拉开电灯,问:“小韩,你能看见灯在哪里吗?”小韩揉揉眼,用颤抖的手,指指灯亮的方向,说:“好象在那里!”
小韩已有了强烈的光感。几个月的紧张战斗有了初步的成效。佟队长脸上浮现出胜利的微笑。他亲切地说:“小韩,好好休息两天,准备进行第二个疗程。”
韩春生失明整整十五年,十五年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呀!他盼呀盼呀,盼望早一点看到光明,今天即将复明了,他怎么能休息得住呢?他高兴地逢人就讲:“我看到一点亮亮啦!
千年的铁树要开花,万年的枯藤要发芽。又经过第二个疗程之后,韩春生天天想、夜夜盼的日子到来了。他双眼白衣完全退去,露出一双乌黑晶亮的大眼。顿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他的面前,光彩夺目,灿烂辉煌!
看着春生乌黑晶亮的大眼,盲童家长们激动极了。他们纷纷举起自己手里的东西问:“春生,看见这个吗?”“春生,看见这个吗?”春生好象没听见,他不住地左右瞧着,象在寻找什么。
春生妈很理解孩子的心情。她拉过春生,指着东面墙上的毛主席画像说:“孩子,这就是你日夜思念的大救星呀!”
“啊!毛主席!”韩春生禁不住热泪滚滚,无限深情地看着,看着,好象说:“毛主席呀,毛主席!一九六六年我在天安门广场上看不见您老人家,今天我可看见您老人家啦!”
接着,春生妈拉着春生走到佟队长面前,无限感激地说:“孩子,要记住,是毛主席的革命医疗卫生路线救了你,是亲人解放军使你重见了光明。”春生一下子扑向佟队长怀里。
韩春生复明的喜讯象春风一样传开了。盲童们奔走相告,他们都从韩春生身上看到了复明的希望。
医疗队为盲童操心,盲童的家长和盲童更加体贴亲人。盲童的家长发现亲人的衣服脏了、破了,悄悄地拿回家去,洗净补好又悄悄地送了回来。
扎针中有的盲童怕疼,盲童的家长就坐在孩子的身旁,给孩子讲黄继光、邱少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故事。
复明的韩春生帮助医疗队为盲童洗眼、熬药。有时还跟解放军叔叔学着为盲童扎针。盲童小龙只有十岁,他每天总是悄悄地把医疗队的水壶灌得满满的,生怕亲人喝了凉水不舒服。
医疗队把人民群众的关怀和期望变成了治盲的巨大动力。继治好韩春生的眼病之后,他们又向眼颤的难关进军,不久使患眼颤病而失明十五年的孙小玲也复明了。
在医疗队的精心治疗下,在盲童和盲童家长的密切配合下,一批批盲童恢复了视力。他们唱着、跳着,欢呼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激动的心情象江河春水,洋溢奔流。
第一盲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盲校第一次办起了明眼教学班。复明的同学在明眼教学班幸福地读书写字,再也不用读书用手摸,写字用锥子扎了。
课外,同学们唱歌、跳舞、踢毽子、打乒乓球,校园里充满着欢乐的气氛。
复明的盲童在毛主席像前庄严宣誓,决心要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毕业以后,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医疗队胜利地完成了盲校的治疗任务,又满怀信心地奔赴新的战斗岗位。他们决心更加谦虚谨慎,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总结前一段的治盲经验,决心攻克治盲中的新难关,让更多的盲人见到红太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