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各地農民粉粉起义。陈友諒佔据武昌一帶,自立为北漢王。他和姑苏的吳王張士誠結了兒女親事)准备夾擊在金陵的朱元璋。
張士誠的兒子張仁到武昌去招親,路过金陵,被朱元璋捉住殺死。朱元璋的軍師刘伯温就派大將華云龍假扮張仁,到武昌詐親。華云龍到武昌后,陈友諒不辨員假,非常寵爱;北漢元帥張定边却看出華云龍破綻,向陈友諒再三苦諫。陈友諒不但不听他的忠告,反將張定边的元帥职位撤去。后來陈友諒在黎山大敗,幸虧張定边扮作漁翁,預先駕舟在九江口接应,才救出陈友諒的性命。
通过这个故事,批判了陈友諒的麻痹大意。由於他自以为是,独断独行,不辨真假,不識好歹,把敌人当作親人,因此中了敌人的詭計,遭到了惨敗,不但十万人馬全軍覆沒,还險些丢了自己的性命。至於張定边却是目光銳利,善於辨别真伪,和只顧大局,不顧自己的大公無私的精神是很可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