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在线看

 找回密码
 注册

[戴敦邦作品] 程十发 刘旦宅 戴敦邦 精绘《红楼梦》插图(中英双语)

[复制链接]
king 发表于 昨天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芹的《红楼梦》、始创于乾隆九年(1744) 前后,到乾隆十九年(1754),已有甲戌抄本流传,之后,又有乾隆二十一年丙子本(为传)乾隆二十四年己卯本、二十五年庚辰本(今传)。曹雪芹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1763 年 2 月 12 日)逝世,此后,复有戚蓼生序本、蒙古王府藏本、杨继振藏本、甲辰本、列宁格勒藏本、郑藏本、吴藏本等等诸多传抄本流传。但以上这些传抄本,都是文字本,未有插图。

《红楼梦》始有插图,是从乾隆五十六年(1791, 辛亥)程伟元、高鹗用木活字排印开始的,世称这个本子为“程甲本”,第二年,即乾隆五十七年(1792, 壬子)程、高又删改初印本重印,世称这个本子为“程乙本”。程乙本依然保存了初印本的插图。从此,《红楼梦》就开始有了插图。但这时的插图,较为粗糙,比起从明代以来的许多精绘精雕的刻本,实在差距较大。

但是,自从有了这个程甲、程乙的插图本以后,从嘉庆初年即风行行的评点本《红楼梦》就基本上都带插图了,而且它们用的还都是初印的“程甲本”。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 又有王雪香评本,世称双清山馆本,也是一个插图本,而且插图有 64 幅之多,比起程甲本省去去了许多衬景,独有人物和花草。光绪五年(1879, 已卯)又有改琦的《红楼梦图图咏》,此为独立的《红楼梦》图册,但后来都被采作随文的插图,这也是一种有衬景的插图,而且绘雕都很精细,极富艺术价值。前面说到的“程甲本”的插图,就其绘画来说,是画得极细的,而且构图也颇!具匠心,我所说的“粗糙”,是指它的刻工。所以就清代《红楼梦》的插图来说,主要是以上三家。

光绪间,上海广百宋斋又有铅印本《增评补图石头记》,王希廉、姚燮评。其实就是原来的王雪香双清仙馆本加上姚燮的评和补图,所补图,就是每回补两图,而且是全景图,图题即是回目的上下联文句。全书共补 240 幅图,真是洋洋大观。图画得极精细,但已不是木本而是石印本了。如要论插图来说,这可能是《红楼梦》插图最多的一一种。

民国期间的《红楼梦》插图,我所知甚少,记得胡适标点的亚东本是没有插图的。其次是广百宋斋本,《金玉缘》本(光绪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等插图本则仍在流行。我的乡前辈张光宇、张正宇、曹涵美三兄弟是插图的大师。曹涵美的《金瓶梅》插图是风行一时之作。据张正宇先生告诉我,张光宇也画过部分《红楼梦》插图,但未能完工,据说画得极精。光宇先生是一代大师,可惜去世早,其《红楼梦》的插图未能完成,更未能传世,实为可惜。

解放以后的《红楼梦》插图,50 年代前后,是程十发先生绘的插图图,我曾读过。80 年代初由我主持校注的新本《红楼梦》,人民文出版社是请刘旦宅先生绘插图的,至今仍在流传。与此同时,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由杨宪益、戴乃迭先生翻译的英文本《红楼梦》,则是由戴敦邦先生绘插图的,现在也仍在流通。戴敦邦先生今年一月还出版了《新绘全本红楼梦》,全书 240 幅图,一回两图,也是洋洋大观。刘旦宅先生的《红楼梦》绘画,除了插图外,也还有多种。所以以上三位,是解放以后《红楼梦》插图的代表。今年,正好是 20 世纪的最后一年,那么,这三家也自然是本世纪最后阶段的《红楼梦》插图艺术的杰出代表了。

现在由汪观清先生、李明海先生编集、将以上三家的《红楼梦》;插图汇编成一书,名曰《程十发、刘旦宅、戴敦邦精绘(红楼梦)插图》,由上海画报出版社出版,这无疑是集世纪红楼插图艺术之大成,读者只要手持一卷,便即拥有当代红楼的艺术宝库,这是以往所不敢参想,而现在竟成为事实的一件赏心乐事。观清先生要我写几句话,我因此略抒所感,不敢云序也!

2000 年 11 月 12 日于京东且住草堂

(作者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


精绘红楼梦插图-戴敦邦1.jpg

需要 开通权限 查看本站所有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相关帖子

手机版|A8Z8连环画 ( 京ICP备11047313号-1 )

GMT+8, 2025-2-23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